Posted on 4 月 25, 2013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客家電視台 – 2013年4月23日
【黃文垚 新竹竹北】報導

位在新竹縣竹北市的高鐵特定區,在民國85年都市計畫時,為了保留六家地區的灌溉水圳,捨去常用的棋盤式道路規畫,而是沿著水圳開路,因此竹北的道路蜿蜒曲折,雖然這樣的規畫較有人味,卻也讓一些外地民眾覺得,到了高鐵特定區,就像進入迷宮,找路得費一番工夫。

在高鐵六路與隘口二路的岔路口後,沿著道路往西走300公尺,卻變成六家五路,混亂的路名,常讓外地民眾在高鐵特定區裡找不到路,只好向派出所「報路」,當地里長表示,特定區的路名複雜,讓整個區域像迷宮,若沒有當地民眾帶領,外人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得到正確的地點。

竹北市東平里里長 林顥峰:「許多外地人,要來找這裡的路名和地點都找不到,只有在地的人要找路才能找得到,還有外地人要來找,可能要用衛星導航才能找得到,實在說對我們來說很無奈。」

東平里長表示,在特定區都市規畫時,為了爭取保留六張犁水圳,由文史工作者和在地社區居民,紛紛向監察院等單位陳情,因此改變了當時的台灣省住都局市鄉規畫處想法,捨去以交通為優先的規畫,改以人為主體來規畫特定區。

新竹縣地政處處長 鄭福生:「在民國85年的時候,由當時台灣省政府來規畫區段徵收的時候,財務籌措是由高鐵局來籌措,那時候的中辦內政部負責法規的擬訂,實務執行方面,由新竹縣政府來執行,所以本案在89年的2月28日來公告徵收。」

新竹縣政府祕書 吳玉釗:「所以它的道路規畫,有別於一般棋盤式,一些規畫方式,所以它是配合地形的整理,那時候據我們了解,他(省政府)規畫比較傾向人本,就是以人為主的一個規畫方式,跟一般之前車為主那種規畫方式是不太一樣。」

居民表示,雖然高鐵特定區道路狹小蜿蜒,造成外地民眾迷路,但200多年的六張犁水圳,卻能夠得以保留,水圳旁的樹木綠意盎然,就像走進歐洲街道的一樣,也是他們最佳的休閒場所,而特定區計畫也為保留林家伙房而變更設計,後來也因此催生了台灣第一座客家文化保存區,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知的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1904年台灣堡圖上顯示六張犁水圳的分佈

1904年台灣堡圖上顯示六張犁水圳的分佈

2003年Google衛星影像顯示竹北高鐵特定區施工時的地貌

2003年Google衛星影像顯示竹北高鐵特定區施工時的地貌

Posted on 4 月 10, 2013 in 新聞報導, 活動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自中廣新聞網2013年4月9日報導 埤池調節灌溉又美觀 水圳之旅收穫多

花蓮農田水利會每年舉辦兩次免費的「水圳之旅」,成為頗受歡迎的戶外教學活動!花蓮400位國小師生參訪光復鄉的「俊哪池」,不僅認識了獨特的「埤池文化」,還近距離參觀(進水口)、(水位遙測站)、(制水門)等各項水利設施,師生們都覺得上了非常寶貴「與水有約」的課程!

花蓮水圳線路長達300多公里,目前的水利設施除了保持灌溉功能外,也成為獨特的自然生態休閒景觀,因此花蓮農田水利會每年都會舉辦兩梯次的「與水有約-水圳之旅」,讓民眾有機會參觀體驗在地的水圳文化!

今年第一梯次水圳之旅舉辦時間為4月9號,邀請了瑞穗國小、光復國小、馬遠國小以及大興國小4所小學400名師生參訪,首先拜訪馬太鞍溪集水區範圍 為主的水利設施,師生們近距離接觸大安圳第一進水口、大安圳幹線、水位遙測站、制水門、省力型水門、大安圳第二進水口等水利設施,大家都覺得非常新奇有 趣!

花蓮農田水利會長溫芳榮說明舉辦活動的目地:「我們舉辦這樣的活動是想讓年輕人能夠對水圳有更多了解,包括水源、引水方式、農田稻作灌溉狀況,水利設施等,今年光復鄉辦理水圳之旅,光復有兩個稻作區,包括太巴塱地區以及馬太鞍地區,太巴塱區有東富、西富、南富三個圳,多數屬於小水圳,水源來自東海岸山脈,因為溪流短、山勢低,因此水的來源少,才會設置許多埤池,平常蓄水調節灌溉,才能滿足當地4、500多傾的農田灌溉所需!如果還有不足之處,就會抽取地下水灌溉!」

溫芳榮並為師生們介紹光復鄉「東富圳」二號埤池-「俊哪池」,這座埤池早在民國33年3月,由當地居民集資一萬六千多元,引用附近山間小溪築堤蓄 水,後來經過多次擴建、修建,在民國96年,由前任會長,也就是現任花蓮副縣長蔡運煌爭取經費,率工程團隊積極投入規劃後,以生態工法將「俊哪池」周邊整 體規劃,建置休閒涼亭與步道,營造成為景致優美、波光粼粼的親水空間,也是一處具有生活、生產、生態三生功能的「埤池公園」。溫芳榮歡迎各界民眾有機會能來花蓮一探美麗的水圳景觀與獨特的埤池文化!

Posted on 3 月 25, 2013 in 研究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2012年2月1日高雄市政府地政局邀請高雄文史工作者廖德宗先生,針對高雄地區曹公圳及古埤塘的歷史地理考察心得與成果發表專題演講,講題為「曹公圳舊水路及消失古埤塘」。曹公圳是清代台灣三大圳道(瑠公圳、八堡圳、曹公圳)之一,建於道光十七年(1837年),自下淡水溪(高屏溪)引溪水,透過圳道,連接古埤塘,灌溉清代鳳山縣之精華農業地區,至日治、國民政府時期,圳道仍在運作。2006年高雄地區文史工作者開始進行曹公圳之田野調查,透過文字與照片,重塑曹公圳的地理印象。2007年廖德宗先生實際踏查圳道位置,重新繪製曹公圳位置圖。現今高雄地區消失的水系及古埤塘,為新開發地區的周遭水患原因。瞭解百年曹公圳水系變遷,可作為高雄區域之土地規劃及開發之決策參考。

2013-03-25_201854

下載「曹公圳舊水路及消失古埤塘」演講簡報資料;「仁武及左營之曹公圳舊水路系統圖」。(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 作者:廖德宗 (居住於高雄市,從事資訊業,業餘進行人文地理研究)
  • 電子信箱:kliaw1@yahoo.com.tw

利用Google earth看曹公圳:

  • 步驟1–電腦下載免費之Google Earth軟體(約10MB) ,並進行安裝。
  • 步驟2–下載曹公圳資料檔案 – 飛覽曹公圳201511.kmz (約215KB)。
  • 步驟3–以滑鼠直接雙擊按取 飛覽曹公圳201202.kmz檔案,電腦會先自動啟動Google Earth軟體,然後載入kmz檔案。即可在3D數位地球環境中作曹公圳之3D導覽。

相關報導:

Posted on 1 月 30, 2013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1 Comment »

作者: 張丞仁 | 臺灣時報 – 2013年1月24日 上午1:00  〔記者張丞仁屏東報導〕

屏東農田水利會昨天上午假屏東市牛稠溪社皮圳,舉辦「屏東水圳尋根」新書發表會,縣長曹啟鴻特別親臨現場推薦這本新書,可好好的留存作「傳家寶」,並肯定該會編纂「屏東水圳尋根」一書,已為屏東農田水利文化「軟體建設」,成功的邁出的第一哩路,實在不簡單。 曹縣長談起小時對竹柵稻草或大石等簡易設施攔水灌溉的記憶,因為農民抱持著「有水生財,無水嘆氣」觀念,根深柢固,足見農田水利建設良窳對農業的重要性。 屏東農田水利會會長黃信茗說明著作「屏東水圳尋根」一書的緣由。黃會長表示,就任近三年,跑遍屏東各地探勘本會事業範圍,深入民眾陳情,聽到很多聞所未聞的好故事。為了留住好故事,所以花了ㄧ年的時間奔走各地,掘搜出在地耆老腦海裡的印像、遺留廟宇、巷弄裡各處的遺蹟、現時農田水利設施景觀等,留下已創造的,或正被創造的珍貴歷史影像紀錄與文字,集結成這本新書。而這本書以專章翔實記錄屏東縣府與該會攜手改造萬年溪水源、水質整治工作,使萬年溪一脫「萬年臭」惡名,變身成流貫城鄉「活水源頭」始末,因此特別邀請曹縣長親臨與該會共同推介這本新書。

屏東縣長曹啟鴻(左)屏東農田水利會會長黃信茗(右)共同推薦「屏東水圳尋根」一書,值得鄉親當傳家寶留存。(攝影:簡惠敏/大紀元)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E5%B1%8F%E6%9D%B1%E6%B0%B4%E5%9C%B3%E5%B0%8B%E6%A0%B9-%E6%96%B0%E6%9B%B8%E7%99%BC%E8%A1%A8-170045672.html

Posted on 1 月 30, 2013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 2013年1月25日 上午4:30

相關內容

  • 280條水圳尋根 故事「書」不完看相片280條水圳尋根 故事「書」不完

〔自由時報記者黃良傑/屏東報導〕屏東水圳灌溉屏縣二萬五千二百公頃農田,二百八十多條大小水圳穿梭農村,彷如母親的臍帶供給養分、孕育生命,每逢枯水期水利會總能化解枯水窘境,屏東農田水利會感念前人、感謝天,特別出書尋根,頗具文史價值。

每年十二月至隔年四、五月,枯水期帶來農田灌溉困境,屏縣的水圳水位急速下降,農田水利會又進入備戰狀況,為解決旱象,全面啟動八百五十台大型抽水機,水利會上下總動員搶救旱田,還扮演民生用水救火隊,長達五十九年的灌溉史,許多搶水救田、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流傳。

屏東農田水利會長黃信茗表示,萬丹圳、舊寮圳、二峰圳、隘寮圳、崇蘭圳等水圳,不僅挹注萬年溪水,還創造新的人工濕地,其中,隘寮圳是屏縣最古老的 水利設施之一,二峰圳於一世紀前,由日本水利工程師鳥居信平所做最偉大的水利工程,水圳是萬物的生命泉源,寫下許多歷史與傳奇,許多「水利人」是父子檔、 兄弟檔,共同投入取水、引水、注水的工作,不畏日曬雨淋幫農民找生機。

屏縣最有名的「水利父子」應屬兩位老縣長張山鐘、張豐緒,彷如大禹治水的父子版,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日治時期水利設施僱用台籍人士不多,卓清 江、卓耀芳父子先後受僱,擔任萬丹圳第一抽水廠負責人,合計為農民服務九十年,也在屏東水利史上留下佳話;父子檔「水利人」還有內埔工作站鍾貴雄、鍾尚 文,以及佳冬工作站羅芳宙、羅雅瑛等。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280%E6%A2%9D%E6%B0%B4%E5%9C%B3%E5%B0%8B%E6%A0%B9-%E6%95%85%E4%BA%8B-%E6%9B%B8-%E4%B8%8D%E5%AE%8C-203015275.html

Posted on 1 月 18, 2013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吉哈拉艾文化景觀於去年5月2日依照文資法公告為「文化景觀」,位於花蓮最南端的富里鄉豐南村,居 民從台東都歷翻越海岸山脈來此開墾,居民順應海岸山脈地形,於1926至1928年,沿著「小天祥」鱉溪峽谷上游的石厝溝,沿著等高線開闢「石門圳」引 水,水圳共有6條、約4100公尺。

此外,居民沿山開墾將近20公頃的水稻梯田,保存早期農業社會小面積、多層次梯田景觀,見證東部山區開墾歷史及生活情景。

文化景觀之登錄範圍,包括石厝溝溪完整流域,具生態與地景完整性,充分呈現常民生活文化與山林土地互動所產生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

台灣現有34處文化景觀中,吉哈拉艾唯一完整納入聚落社會、產業經濟和周邊生態環境,且文化地景仍是「活的」,仍在變動發展中。(記者花孟璟整理)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an/18/today-north22-2.htm

Posted on 1 月 8, 2013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與遙測研究中心和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合作的2013年衛星影像月曆,以「寶島水圳映今昔」為主題,將人文與科技作精緻結合,尋找百年前所留下的重要印記,探索先民的治水智慧,賦予重要的教育意涵。

Posted on 11 月 12, 2012 in 活動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聯合報╱記者郭宣文/即時報導】
2012.11.10 10:30 pm
 

「台灣跑水節-八堡圳傳奇」今天在二水鄉八堡圳開跑,除了農特產品展之外,遊客可到水圳體驗跑水,還可看到當年築圳所使用的「石笱」(壩籠),也舉辦柚子彩繪DIY,更有「遇見林先生時光隧道展館」,介紹了籠仔篙的製作方式及濁水溪的過往歷史,一窺八堡圳對彰化平原的影響力。

資料轉載自: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3/7490346.shtml

資料轉載自:http://2water.mmhot.tw/

Posted on 10 月 25, 2012 in 活動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文/鍾文萍 攝影/楊智仁

資料轉載自:http://fun.taipei.gov.tw/ct.asp?xItem=35708110&ctNode=30759&mp=100009

走在臺北市寬坦筆直的大馬路上,你不會想到腳底所踏的土地百年前曾經是一條條灌溉排水路,密布過多少溝渠埤塘,灌溉過多少農田,滋養過無數臺北人,交錯竄流的水圳河川, 曾是先民開墾、農耕、安居仰賴的活水源頭。當臺北從農業進化成工商業都市,灌溉需求逐漸消失,水圳也陸續被掩埋加蓋變成公園、馬路或建地,如瑠公圳、大坪林圳、霧裡薛圳(景美溪) 如今都是人煙密集的精華區,百年前臺北盆地水鄉澤國的記憶早已不復見。

僅剩下位於城郊的陽明山,還留存著當年水圳橫通的古老景象,宛如鮮活不滅的歷史經絡。陽明山地處臺北盆地邊緣高地,是重要的河川發源地,清朝中葉以來,山裡便開鑿了不少水圳, 如猴崁水圳、坪頂新、舊圳、十八份圳、登峰圳、尾崙水圳等。

隱匿山中的十八份,別具清麗幽靜之美 十八挖圳依山而建,彎彎曲曲千迴百轉,圳道水流清澈見底。
隱匿山中的十八份,別具清麗幽靜之美 十八挖圳依山而建,彎彎曲曲千迴百轉,圳道 水流清澈見底。

十八份  山靈水秀的清幽之地

十八份地屬北投區泉源里,大坑溪貫穿其中,終年流水潺潺,湧泉豐富,是十八份地區居民的源頭活水,早在乾隆年間即有漢人移居開墾,而根據七星農田水利會之資料顯示, 村內的十八份圳及十八挖圳,分別於清朝道光年間及咸豐年間闢建完成,極有可能是草山最早的水圳;1911年開挖的北投水道,源頭位於十八份山腳下的鳳梨宅泉和汴頭泉,即泉源里名的由來。 十八份雖名不見經傳,在臺北盆地拓墾史上卻不容小覷。

十八份圳巡圳步道,沿途還有色彩豔麗的金針花可賞。 沿著中正山親山步道而上,可見160多年歷史的木炭窯,保存狀況良好。
十八份圳巡圳步道,沿途還有色彩豔麗的金針 花可賞。 沿著中正山親山步道而上,可見160多年歷史的木炭窯,保存狀況良好。

十八份在哪?從北投經硫磺谷沿東昇路上山,整排水泥透天厝中夾雜著十來戶安山岩建造的老屋,坐在門口撿菜的阿嬤笑咪咪地指點:「恁腳下站的這就是十八份仔啦。」 新北市的「九份」以觀光大鎮之姿馳名,臺北市這個隱匿山中的「十八份」則別具清麗之美。九份相傳是居住九戶人家,十八份卻不是十八戶,兩百多年前,福建泉州安溪人移墾到此 ,集資合夥向平埔族租地,並將土地股份分成十八份,按股份抽籤承租,因而得名。

沿著十八份產業道路走下龍鳳谷,找著村落兩大水源核心――十八挖圳與十八份圳,挖圳之名源於圳道依山而建,彎彎曲曲千迴百轉,「挖」在臺語為「轉彎」,因而本地人稱作「十八挖仔」。 水圳長達1.2公里,沿著圳旁的步道走,兩旁以葉菜瓜果類等雜作居多,也有大片櫻花樹等園藝樹種,百年前的城郊農業在這裡依然興盛。圳道水流錚錚淙淙,清澈的水底有溪魚流竄, 作田的阿伯彎腰掬起一捧水喝下:「這比你們山下的自來水還要冰涼乾淨啦,讚!」

十八份木炭窯

產業文化的歷史印記

十八份也是中正山親山步道起點,陡坡石階拾級而上約半小時,可以找到一座160多年歷史的木炭窯。據北投文化基金會調查,北投區大屯、泉源、湖山、湖田四個里共有50座木炭窯, 其中泉源里有20座,十八份這座由於主人吳欽銘為炭窯加了鐵皮屋頂,因此與其他已成廢墟的炭窯相比,保存狀況是最良好的。圓形土炕的窯體、燒炭的窯龜、避免窯龜受風吹雨淋的窯頂, 以及用來擺放樹幹、燃料與農友顧炭火休息的口厝寮形制都很完整。

早年木炭窯除了供應北投、士林一般住家商店之外,北投的溫泉旅館更是大客戶,逢年過節,黑黑的木炭和白白的硫磺泉一樣搶手。燒木炭最高級的木材是九芎,最常用的是相思樹, 吳家炭窯停工已數十年,無人砍去製炭的相思樹滿山橫生,山風吹拂,濃密樹海摩娑的沙沙聲響有如美妙的森林天籟。

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說:「不到十八份,豈知草山如何發源。」了解陽明山拓墾史,就從十八份的水圳和炭窯開始,健行、登山、納涼、遠眺,一步步體驗你還不知道的陽明山吧!

十八份

位置:北投區泉源里
交通:在捷運北投站搭乘小9公車,至十八份站下車。

十八份視野遼闊,可遠眺關渡平原,整座城市景色盡收眼底。 中正山親山步道常有遊客來此健行、登山、納涼、遠眺,是一處幽靜的世外桃源。
十八份視野遼闊,可遠眺關渡平原,整座城市景色盡收眼底。 中正山親山步道常有遊客來此健行、登山、納涼、遠眺,是一處幽靜的世外桃源。
Posted on 10 月 8, 2012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竹北市公三公園的周邊社區住民昨天攜手砌石修築水圳坡岸,要重現水圳的美麗風貌。(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新竹縣竹北市公三公園保留水汴頭及土牛溝遺址,兼具歷史與生態價值,可惜多年來水圳嚴重淤積,周邊社區大樓不分新、舊住民,昨天攜手以生態工法砌石修築坡岸,並將植裁綠美化,希望重現水圳美麗風貌。

新竹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說,六家水圳在清朝創建,過去是阡陌良田,水汴頭則是指圳道設水門分圳水入支渠的地方。由於都市開發,僅少部分水圳以公園型式保留下來,但近年來淤積嚴重,魚類、鳥類及螢火蟲等大量減少。

公三公園周邊住戶關心環境,向政府反映水圳景觀破壞問題,也在六家駐地工作站座談會中討論,透過溝通協調,椰林觀景、富源世紀觀等社區居民參與新竹縣社區規劃師課程,並投入水汴頭修景示範計畫。

這次活動邀請資深砌石師傅林萬春、彭政平、陳椿茂等人指導,大家先清除水泥坡岸,接著人力搬運卵石,由下而上、由大而小堆疊起來,完成水圳坡岸的修整,社區居民一起動手做,展現在地認同及熱情,也連結了新、舊居民對社區的情感。

資料轉載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7/today-north7.htm

«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