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六十年前,臺北盆地還是一片沼澤,以務農維生的漢人來此開墾後,利用天然池沼築坡造埤,只是灌溉水源總受天候影響,加上埤塘不敷使用,興雅庒(舊時松山區)的郭錫瑠先生聯合金順興墾號之力,歷經多年造築,終使水源自新店青潭引進臺北盆地,旱田變良田。全盛時期灌溉臺北全區達一千兩百多甲地,富饒之景可謂魚米之鄉。
舒國治先生所著的《水城臺北》中提到:「五十年代,臺北雖儼然一現代城市,然詩文中『小橋流水』一詞,與臺北人朝暮相隨。那時全市共有橋梁不下一百五十座。大安區溪田綜橫,橋板最多(約六十)」。當人們還是孩童,對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等大河還懵懂未明時,巷道裡的水圳,是最熟悉不過的場景。出入家門所必經的小橋、夜晚步行隨身攜帶照明設備以免誤落溝渠…,在舊時臺北,「人」與「水」總相存相依。
隨著經濟起飛,農地變做建地,水圳逐漸失去灌溉需求而停用,逐一隱沒於巷道、建築,為了使城市中的水路痕跡不再是密碼,空白的歷史段落能被填補、繼續傳唱,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2013年7月17日至8月28日舉辦「水圳文化導覽志工(基礎)培訓」課程,希望傳承水圳與光陰交織的故事,延續先人對未來家園的美好想像,寫下水文歷史新一章!
簡章與線上報名網址:http://goo.gl/2dHbu
課程時間:自102年7月17日起至102年8月28日止,共45小時。
上課地點:室內課於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臺北市大安區杭州南路二段1號);戶外課則依課程安排之。
主辦單位: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