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10 月 22, 2013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自台灣好新聞-2013年10月21日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2013桃園縣地景廣場藝術節即將展開,文化局在8月起邀請了5位國內當代藝術家進駐新屋,以生活藝術創作和在地居民互動,各項品將陸續完成,期待突顯新屋在地特色,重現新屋獨特在地文化。

藝術家潘羽祐善於美化巷弄,透過創作作品「水巷覓鏡」、「水圈圈」邀請在地居民、小朋友一同透過過往街道發展故事與觀察現今新屋街道,共同參與製作來呈現新屋過往尚未都市化的水圳風貌,重現當年新屋水鄉米都的盛況。

文化局指出,以往的新屋到處都是農田與灌溉的陂塘,居民傍水而居,生活起居大多與圍繞於此的水圳有密切的關聯,負有水鄉米都的美稱。近年來,新屋市區因都市 變遷,將原本圍繞在農田邊的水圳地下化,原有的水圳鋪上瀝青柏油,被道路所覆蓋,雖地下化水圳潺潺流水依然流動著,卻與居民的生活逐漸疏離,為了將隱沒的 水圳,重新喚起在地居民的記憶與關注。

藝 術家潘羽祐積極從事公共參與與藝術駐村活動,致力於老巷弄活化工作,此次參與桃園縣地景廣場藝術節,自8月起開始構思繪製《水巷覓鏡、水圈圈》的計畫,9 月陸陸續續蒐集新屋農村水圳生活型態資料、聽取地方老故事、進一步了解客家文化與生活特色,提出募集志工參與計畫等,邀請在地幼稚園師生與居民共同參與繪 製。

目前,潘羽祐在新屋鄉公所後福德街上,已與當地大人小孩陸續完成彩繪水圈圈的作品,他們在創作之前透過在地觀察與紀錄,了解新屋居民的生活特色與情境,將其轉換成 圖像,以水藍色為底,各種色彩為輔在替代水圳的柏油道路上彩繪大型水龍頭、池塘裡悠遊的雞鴨群、餐桌上的池塘料理、海洋生物與池塘生物的並存意象,讓水巷下的水圳可以透過彩繪圖像再度出現在居民生活周遭,同時亦可以串聯民眾的生活記憶,重現新屋水鄉米都的特色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