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竹北市公三公園的周邊社區住民昨天攜手砌石修築水圳坡岸,要重現水圳的美麗風貌。(記者廖雪茹攝) |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新竹縣竹北市公三公園保留水汴頭及土牛溝遺址,兼具歷史與生態價值,可惜多年來水圳嚴重淤積,周邊社區大樓不分新、舊住民,昨天攜手以生態工法砌石修築坡岸,並將植裁綠美化,希望重現水圳美麗風貌。
新竹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說,六家水圳在清朝創建,過去是阡陌良田,水汴頭則是指圳道設水門分圳水入支渠的地方。由於都市開發,僅少部分水圳以公園型式保留下來,但近年來淤積嚴重,魚類、鳥類及螢火蟲等大量減少。
公三公園周邊住戶關心環境,向政府反映水圳景觀破壞問題,也在六家駐地工作站座談會中討論,透過溝通協調,椰林觀景、富源世紀觀等社區居民參與新竹縣社區規劃師課程,並投入水汴頭修景示範計畫。
這次活動邀請資深砌石師傅林萬春、彭政平、陳椿茂等人指導,大家先清除水泥坡岸,接著人力搬運卵石,由下而上、由大而小堆疊起來,完成水圳坡岸的修整,社區居民一起動手做,展現在地認同及熱情,也連結了新、舊居民對社區的情感。
資料轉載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7/today-north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