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6 月 24, 2012 in 圖資、文獻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大安區水圳人文走讀地圖

找尋大安區的水路圳道

       瑠公水利組合灌溉區域廣闊,為大臺北地區發展指標,從「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中即可一窺當時臺北盆地大穀倉的榮景。 大安區扮演從新店引水入臺北市分水樞紐之重要角色,從瑠公圳第一幹線、大安支線、第二幹線之霧裡薛第一、二、三支線,星羅棋佈的圳道穿越大安區的農田,大街小巷裡的水圳與舊時臺北常民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隨著都市化的腳步加劇,原本灌溉良田阡陌的水圳紋理,經填土、加蓋日漸在巷道中隱沒,水路在歲月巨輪的輾轉下,變成都市空間記憶的斷層。

 

       這回,臺北市大安社區大學與資深文史工作者梁蔭民、陳板、林芬郁、宋肅懿規劃出芳蘭、古亭、臺大、師大4條圳道走讀路線,尋著水路,從踏查、文獻考證、耆老訪談、地理資訊系統應用中,嘗試從城市中探尋原有水利設施與現存的遺跡,串連一個又一個文史景觀,建構出圳道的走讀路線,使城市中的水路痕跡不再是密碼,空白的歷史段落與常民生活的意義將得以填補與傳承。

PPGIS版地圖-
【師大線】http://g.co/maps/q8hbp
【芳蘭線】http://g.co/maps/546bc
【台大線】http://g.co/maps/g9a6z
【古亭線】http://g.co/maps/nvch4

正面(點擊照片可以看到大圖,可以自行下載)
daan_water_map_f

 

背面(點擊照片可以看到大圖,可以自行下載)
daan_water_map_b

資料來源:http://www.culife.org.tw/water/watermap.html

Posted on 6 月 4, 2012 in 圖資、文獻, 研究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曹公圳是清代臺灣南部灌溉面積最大的水圳。1838年(道光18年)冬,由鳳山知縣曹謹主持、耗時近兩年修築而成。曹公圳完成後,許多原本乏水灌溉的旱田,始有穩定的水源供應而得以闢為水田,提升大高雄地區的農業生產。鳳山地方仕紳感念曹謹恩德,醵資在鳳儀書院旁修建曹公祠,擇定農曆8月15日拜祭曹謹。1992年,負責管理曹公祠的高雄農田水利會,為曹謹雕塑金身,以神像取代長生牌位,改稱「曹公廟」。

曹謹公史蹟及曹公圳研究文獻:

  • 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編,《曹謹公在臺史蹟》,高雄市: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民國四十二年。
  • 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重編,《曹謹公在臺史蹟》,高雄市: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民國六十年十月。
  • 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編,《曹謹公在臺史蹟》,高雄市: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民國八十三年。
  • 盧榮祥,(曹公祠陞格為曹公廟誌),《盧榮祥先生口述歷史》P.232~233,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民國八十八年。
  • 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編,《曹謹公史蹟》,高雄市:台灣省高雄農田水利會,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
  • 蔡泰榮,《曹公圳及相關水利設施對鳳山平原社會、經濟之影響》,臺南市 :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硏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九十一年
  • 鄭溫乾 編著,《清代台灣古圳:曹公圳採訪錄》,高雄縣鳳山市 : 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民國九十五年
  • 曹公事蹟,鳳山線上
  • 曹公圳文化網,鳳邑赤山文史工作室
  • 郭吉清,城市古圳道探秘─北高雄曹公新圳的前世與今生,台灣濕地雜誌第六十二期,民國九十五年十月
  • 許淑娟,話曹公圳興築與運作,台灣濕地雜誌第六十二期,民國九十五年十月
  • 林文龍,曹公祠設立與遷建,台灣文獻館電子報第110期(民國102年05月29日發行)
  • 高雄農田水利會曹公區灌溉排水系統圖
  • 高雄農田水利會曹公區灌溉區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