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10 月 25, 2012 in 活動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文/鍾文萍 攝影/楊智仁

資料轉載自:http://fun.taipei.gov.tw/ct.asp?xItem=35708110&ctNode=30759&mp=100009

走在臺北市寬坦筆直的大馬路上,你不會想到腳底所踏的土地百年前曾經是一條條灌溉排水路,密布過多少溝渠埤塘,灌溉過多少農田,滋養過無數臺北人,交錯竄流的水圳河川, 曾是先民開墾、農耕、安居仰賴的活水源頭。當臺北從農業進化成工商業都市,灌溉需求逐漸消失,水圳也陸續被掩埋加蓋變成公園、馬路或建地,如瑠公圳、大坪林圳、霧裡薛圳(景美溪) 如今都是人煙密集的精華區,百年前臺北盆地水鄉澤國的記憶早已不復見。

僅剩下位於城郊的陽明山,還留存著當年水圳橫通的古老景象,宛如鮮活不滅的歷史經絡。陽明山地處臺北盆地邊緣高地,是重要的河川發源地,清朝中葉以來,山裡便開鑿了不少水圳, 如猴崁水圳、坪頂新、舊圳、十八份圳、登峰圳、尾崙水圳等。

隱匿山中的十八份,別具清麗幽靜之美 十八挖圳依山而建,彎彎曲曲千迴百轉,圳道水流清澈見底。
隱匿山中的十八份,別具清麗幽靜之美 十八挖圳依山而建,彎彎曲曲千迴百轉,圳道 水流清澈見底。

十八份  山靈水秀的清幽之地

十八份地屬北投區泉源里,大坑溪貫穿其中,終年流水潺潺,湧泉豐富,是十八份地區居民的源頭活水,早在乾隆年間即有漢人移居開墾,而根據七星農田水利會之資料顯示, 村內的十八份圳及十八挖圳,分別於清朝道光年間及咸豐年間闢建完成,極有可能是草山最早的水圳;1911年開挖的北投水道,源頭位於十八份山腳下的鳳梨宅泉和汴頭泉,即泉源里名的由來。 十八份雖名不見經傳,在臺北盆地拓墾史上卻不容小覷。

十八份圳巡圳步道,沿途還有色彩豔麗的金針花可賞。 沿著中正山親山步道而上,可見160多年歷史的木炭窯,保存狀況良好。
十八份圳巡圳步道,沿途還有色彩豔麗的金針 花可賞。 沿著中正山親山步道而上,可見160多年歷史的木炭窯,保存狀況良好。

十八份在哪?從北投經硫磺谷沿東昇路上山,整排水泥透天厝中夾雜著十來戶安山岩建造的老屋,坐在門口撿菜的阿嬤笑咪咪地指點:「恁腳下站的這就是十八份仔啦。」 新北市的「九份」以觀光大鎮之姿馳名,臺北市這個隱匿山中的「十八份」則別具清麗之美。九份相傳是居住九戶人家,十八份卻不是十八戶,兩百多年前,福建泉州安溪人移墾到此 ,集資合夥向平埔族租地,並將土地股份分成十八份,按股份抽籤承租,因而得名。

沿著十八份產業道路走下龍鳳谷,找著村落兩大水源核心――十八挖圳與十八份圳,挖圳之名源於圳道依山而建,彎彎曲曲千迴百轉,「挖」在臺語為「轉彎」,因而本地人稱作「十八挖仔」。 水圳長達1.2公里,沿著圳旁的步道走,兩旁以葉菜瓜果類等雜作居多,也有大片櫻花樹等園藝樹種,百年前的城郊農業在這裡依然興盛。圳道水流錚錚淙淙,清澈的水底有溪魚流竄, 作田的阿伯彎腰掬起一捧水喝下:「這比你們山下的自來水還要冰涼乾淨啦,讚!」

十八份木炭窯

產業文化的歷史印記

十八份也是中正山親山步道起點,陡坡石階拾級而上約半小時,可以找到一座160多年歷史的木炭窯。據北投文化基金會調查,北投區大屯、泉源、湖山、湖田四個里共有50座木炭窯, 其中泉源里有20座,十八份這座由於主人吳欽銘為炭窯加了鐵皮屋頂,因此與其他已成廢墟的炭窯相比,保存狀況是最良好的。圓形土炕的窯體、燒炭的窯龜、避免窯龜受風吹雨淋的窯頂, 以及用來擺放樹幹、燃料與農友顧炭火休息的口厝寮形制都很完整。

早年木炭窯除了供應北投、士林一般住家商店之外,北投的溫泉旅館更是大客戶,逢年過節,黑黑的木炭和白白的硫磺泉一樣搶手。燒木炭最高級的木材是九芎,最常用的是相思樹, 吳家炭窯停工已數十年,無人砍去製炭的相思樹滿山橫生,山風吹拂,濃密樹海摩娑的沙沙聲響有如美妙的森林天籟。

自然觀察作家劉克襄說:「不到十八份,豈知草山如何發源。」了解陽明山拓墾史,就從十八份的水圳和炭窯開始,健行、登山、納涼、遠眺,一步步體驗你還不知道的陽明山吧!

十八份

位置:北投區泉源里
交通:在捷運北投站搭乘小9公車,至十八份站下車。

十八份視野遼闊,可遠眺關渡平原,整座城市景色盡收眼底。 中正山親山步道常有遊客來此健行、登山、納涼、遠眺,是一處幽靜的世外桃源。
十八份視野遼闊,可遠眺關渡平原,整座城市景色盡收眼底。 中正山親山步道常有遊客來此健行、登山、納涼、遠眺,是一處幽靜的世外桃源。
Posted on 10 月 8, 2012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竹北市公三公園的周邊社區住民昨天攜手砌石修築水圳坡岸,要重現水圳的美麗風貌。(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竹北報導〕新竹縣竹北市公三公園保留水汴頭及土牛溝遺址,兼具歷史與生態價值,可惜多年來水圳嚴重淤積,周邊社區大樓不分新、舊住民,昨天攜手以生態工法砌石修築坡岸,並將植裁綠美化,希望重現水圳美麗風貌。

新竹縣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說,六家水圳在清朝創建,過去是阡陌良田,水汴頭則是指圳道設水門分圳水入支渠的地方。由於都市開發,僅少部分水圳以公園型式保留下來,但近年來淤積嚴重,魚類、鳥類及螢火蟲等大量減少。

公三公園周邊住戶關心環境,向政府反映水圳景觀破壞問題,也在六家駐地工作站座談會中討論,透過溝通協調,椰林觀景、富源世紀觀等社區居民參與新竹縣社區規劃師課程,並投入水汴頭修景示範計畫。

這次活動邀請資深砌石師傅林萬春、彭政平、陳椿茂等人指導,大家先清除水泥坡岸,接著人力搬運卵石,由下而上、由大而小堆疊起來,完成水圳坡岸的修整,社區居民一起動手做,展現在地認同及熱情,也連結了新、舊居民對社區的情感。

資料轉載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oct/7/today-north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