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4 月 23, 2009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12402138162414218009_m2
2009-04-20 15:50:1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20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20 14:32:59)屏東平原的農業發達,與先人胼手胝足建設水圳原因密不可分。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日前調查了來義鄕的二峰圳、隘寮圳的碰坑及萬丹圳的萬丹抽水站三處水圳,出版了「夢想之河-再現屏東平原水圳文化」一書,並請日籍作家平野久美子針對建造二峰圳的工程師鳥居信平,撰寫「台日水的牽絆-識水柔情鳥居信平的故事」一書,20日進行兩書的新書發表會,希望民眾了解屏東的水圳文化除了灌溉功能外,更是地方無形的文化資產。

縣長曹啟鴻指出,「水利萬物而不語」,會對水利有興趣,是基於他的故鄉林邊因超抽地下水導致海邊不見了,地層下陷,因而開始對水利工程的永續有了想法,繼而知道了二峰圳,知道這個地下水庫竟然到了地下3000公尺還能看得到地下水,希望這兩本書,除了是關於「水」的故事,也可是「美(水的台語)」的故事!

「夢想之河再現-屏東平原水圳文化」一書,內容針對二峰圳、隘寮溪碰坑及萬丹抽水站三地的水圳歷史做一回顧。文化處指出,在現代工程進步的今天,回首近一世紀前的水利資源工程,當時精準的測量、超越時代的生態工法,仍讓人驚歎,而水圳文化除了所謂水圳空間、水利文化景觀外、也可推展水文生態產業,讓社區經濟與環境生態相輔相成,作為永續經營。

「台日水的牽絆-識水柔情鳥居信平的故事」中,由日籍作家平野久美子往來台日兩國,實際探查位於來義二峰圳的建造者鳥居信平所留下的貢獻,見證了百年存在於台日間的文化與歷史互動,並勾勒出屏東幸福生活的圖景。作者平野久美子說,會認識鳥居信平,是2007年造訪屏東縣長曹啟鴻時,偶不其然地被問道:「妳認識鳥居信平嗎?」由於縣長與丁澈士老師的盛情難卻,因而促成出版這本書的因緣。

位於來義鄉林邊溪上游的二峰圳建造者鳥居信平於1923年完成二峰圳工程,直至今日已有86年的歷史,2007年文建會將二峰圳集水郎道認定為文化資產,肯定鳥居對屏東水利界的貢獻。
以二峰圳為例,經過多次試驗結果,萬隆農場地層多是為砂礫石,透水性高且地下儲存空間過大,加上林邊溪二峰圳水量充沛,設置地下水庫來作湖蓄洪水,也是蓄水於地下增源減洪的最佳地點。

值得注目的是,流動於該圳下的水經常澄澈如鏡,未來可強調「乾淨的水」,讓民眾可以在安全管理下從事各種親水活動;在枯水期適當發展二峰圳地下集水廊道的體驗學習,不僅可讓民眾與學子解永續的水利工程,更進一步推展溪流生態保育概念及近百年歷史的生態工法。

文化處指出,鳥居信平以自然工法建造的二峰圳,不只是一種水文科技的應用,更是一種適應於時代的人文思考,為響應行政院大力推行的節能減碳政策,並展現縣府在屏東平原治水工作的具體成果,屏東縣政府訂於4月21日進行鳥居信平的雕像揭幕,而屏府也將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於屏科大舉辦「與水共舞—屏東縣總和治水論壇」,歡迎關心縣政水文的縣民踴躍參與。

照片說明:屏科大教授丁澈士(左起)、 屏東縣長曹啟鴻及平野久美子等人推薦兩書

新聞來源:中央社

資料摘自: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cna/20090420/index-12402138162414218009.html

Posted on 4 月 23, 2009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回顧千禧年後將近十年以來,由於全球性氣候異常,導致世界各地水患問題日趨嚴重,地質年輕、形勢陡峭的台灣,山河更形支離破碎。如今,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臺灣也不能倖免,在水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如何改善水質水量、合理運用水資源,以期達到經濟發展的目標,將是主政者未來極大的挑戰,也是全民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衡諸上述,我們認為有必要持續辦理「全國河川NGO會議」,藉由多元的對話與交流,由民間與官方的攜手合作,共創臺灣河川保育新願景。

指導單位:教育部、經濟部水利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主辦單位:臺北市北投社區大學、財團法人台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淡水河守護聯盟(臺北縣市等17所社大暨多個NGO團體聯合組成)、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社團法人臺灣環境資訊協會、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水患治理監督聯盟、臺南社區大學、南港社區大學、民間關懷公共工程聯盟

會議地點:熱海大飯店,地址:116 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58號;電話:(02)2891-5161
行動教室:親水文化體驗:98年5月16日(六)上午9:00至12:00
集合時間:上午8:40

  1. 關渡溼地:關渡宮前廣場
  2. 番仔溝與貴子坑溪:北投捷運站
  3. 洲美地區:屈原宮

聯絡人:陳品序;電話:               02-28934760        、E-mail:beitou@btcc.org.tw

參加對象:全國各地河川守護、河川巡守、河川導覽、環境教育…等河川工作者與河川志工,社區大學河川相關課程、社團老師與學員,主管河川之各級政府單位官員,研究河川之學術單位學者,以及愛護河川相關人士;共計約200位。

報名事宜:

  1. 報名截止日:98年4月30日(四),請於當天會議地點辦理繳費手續。
  2. 報名費用:200元;參加上午「行動教室:親水文化體驗之旅」者活動費用(含午餐)100元。
  3. 需住宿者由北投社大代訂,請自行辦理住房登記與繳費,(住宿費用1000元/人為2張單人床,雙人一房)

聯絡人:鍾佳玲;電話:               02-28934760        ;傳真:               02-2893-4730        ;E-mail:beitou@btcc.org.tw

※交流平台:會議資料及相關訊息請點此查詢

 

資料轉載自:http://e-info.org.tw/node/42592

Posted on 4 月 21, 2009 in 圖資、文獻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中央社訊息服務20090420 14:32:59)
屏東平原的農業發達,與先人胼手胝足建設水圳原因密不可分。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日前調查了來義鄕的二峰圳、隘寮圳的碰坑及萬丹圳的萬丹抽水站三處水圳,出版了「夢想之河-再現屏東平原水圳文化」一書,並請日籍作家平野久美子針對建造二峰圳的工程師鳥居信平,撰寫「台日水的牽絆-識水柔情鳥居信平的故事」一書,20日進行兩書的新書發表會,希望民眾了解屏東的水圳文化除了灌溉功能外,更是地方無形的文化資產。

縣長曹啟鴻指出,「水利萬物而不語」,會對水利有興趣,是基於他的故鄉林邊因超抽地下水導致海邊不見了,地層下陷,因而開始對水利工程的永續有了想法,繼而知道了二峰圳,知道這個地下水庫竟然到了地下3000公尺還能看得到地下水,希望這兩本書,除了是關於「水」的故事,也可是「美(水的台語)」的故事!

「夢想之河再現-屏東平原水圳文化」一書,內容針對二峰圳、隘寮溪碰坑及萬丹抽水站三地的水圳歷史做一回顧。文化處指出,在現代工程進步的今天,回首近一世紀前的水利資源工程,當時精準的測量、超越時代的生態工法,仍讓人驚歎,而水圳文化除了所謂水圳空間、水利文化景觀外、也可推展水文生態產業,讓社區經濟與環境生態相輔相成,作為永續經營。

「台日水的牽絆-識水柔情鳥居信平的故事」中,由日籍作家平野久美子往來台日兩國,實際探查位於來義二峰圳的建造者鳥居信平所留下的貢獻,見證了百年存在於台日間的文化與歷史互動,並勾勒出屏東幸福生活的圖景。作者平野久美子說,會認識鳥居信平,是2007年造訪屏東縣長曹啟鴻時,偶不其然地被問道:「妳認識鳥居信平嗎?」由於縣長與丁澈士老師的盛情難卻,因而促成出版這本書的因緣。

位於來義鄉林邊溪上游的二峰圳建造者鳥居信平於1923年完成二峰圳工程,直至今日已有86年的歷史,2007年文建會將二峰圳集水郎道認定為文化資產,肯定鳥居對屏東水利界的貢獻。
以二峰圳為例,經過多次試驗結果,萬隆農場地層多是為砂礫石,透水性高且地下儲存空間過大,加上林邊溪二峰圳水量充沛,設置地下水庫來作湖蓄洪水,也是蓄水於地下增源減洪的最佳地點。

值得注目的是,流動於該圳下的水經常澄澈如鏡,未來可強調「乾淨的水」,讓民眾可以在安全管理下從事各種親水活動;在枯水期適當發展二峰圳地下集水廊道的體驗學習,不僅可讓民眾與學子解永續的水利工程,更進一步推展溪流生態保育概念及近百年歷史的生態工法。

文化處指出,鳥居信平以自然工法建造的二峰圳,不只是一種水文科技的應用,更是一種適應於時代的人文思考,為響應行政院大力推行的節能減碳政策,並展現縣府在屏東平原治水工作的具體成果,屏東縣政府訂於4月21日進行鳥居信平的雕像揭幕,而屏府也將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於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於屏科大舉辦「與水共舞—屏東縣總和治水論壇」,歡迎關心縣政水文的縣民踴躍參與。

資料摘自:http://news.pchome.com.tw/living/cna/20090420/index-12402138162414218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