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 月 17, 2015 in 研究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小林茂、森野友介、角野宏、多田隈健一、小嶋梓、波江彰彦(2014) 台湾桃園台地における灌漑水利の展開と土地利用の変動—GISを援用した分析—, E-journal GEO Vol. 9 (2014) No. 2 p. 172-193。

DOI:http://dx.doi.org/10.4157/ejgeo.9.172

摘要:

本文主要是利用百年以來的各時期地圖及統計資料,來分析興建桃園大圳對於桃園台地的土地利用型態轉變影像,研究是以桃園市觀音鄉為研究區,透過歷史地圖以GIS數化出各時期水利埤塘的面積,進而比較歷史農業統計資料所顯示灌溉範圍內水田稻作生產產量之間相互關係。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Taoyuan Irrigation Aqueduct and its attached reservoirs, which were developed in the Taoyuan tableland in northwestern Taiwan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improved its water and land use markedl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trace the process of this remarkable change in Guanyin Township by referring to materials published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in addition to more recent statistics and topographic maps and obtain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B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rrigation facilities, paddy fields increased gradually in Guanyin Township.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Taoyuan Irrigation Aqueduct in 1924, not only paddy fields but also cropping ratios increased considerably. Double cropping of rice was achieved in most paddy fields. The increase in yield per land unit began somewhat later because the quality of newly irrigated paddy fields was still poor at this stage. In spite of a lack of statistical data during the 1940s, it is clear that a rapid increase in rice production occurred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50s. Rotational irrigation introduced in the mid1950s also contributed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during the 1960s. However, the cropping ratio of rice declined rapidly after an acreage reduction policy was carried out in 1984 to cope with the decrease in rice consumption.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000s, massive diversions of agricultural water to domestic and industrial use were enforced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ue to deficits in rain-fall.

Posted on 2 月 6, 2015 in 新聞報導, 活動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海佃國小「小台江」、社大台冮分校、海尾朝皇宮與台南市政府合力推動的台江山海圳綠道,規劃出一條的彰雲嘉南水圳遊學路線,一路沿著嘉南大圳,走讀濁水溪、北港溪、曾文溪,踏尋彰雲嘉南平原上的水圳之路。

相關報導:

Posted on 1 月 5, 2015 in 研究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自:張家榮(2014),中興新村成源圳概談,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129期(民國103年12月30日發行)

由北部前來本館(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以下同),走中正路過內轆橋後,下車步行左轉由內轆溪旁進入,突然可見一紅色拱型鋼橋,然而,細看此橋構造,卻非一般道路人車通行橋樑,橋中另有溝槽,讓灌溉農田用水流過。

這座水橋的來源,曾擔任本館前身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的簡榮聰,在橋旁撰有「成源圳中興新村水橋碑記」:「成源圳為南投古圳,清乾隆10(1745)年曾烈甲、簡經、曾賜等4人合作開鑿,初由觀音山下、圳坪頂北側火灰潭蓄水築埤,源取樟平溪水」;又說:「灌溉內轆、營盤口等地田園,全長8,090公尺,嘉惠地方,附近村庄、故稱大埤。」因此,可知橋中溝槽為成源圳水路,中興新村中還保留此一灌溉設施,實有其歷史意義。

仔細考察碑文內容,可見記載於《臺灣省南投農田水利會志》,其來源據曾烈甲後裔曾國琛口述,但撰文者仍對開鑿的年代存疑保留。而昭和年間《臺中州水利梗概》的說法與前書略同,惟《臺中州水利梗概》則說該圳原稱「內轆圳」,另外4位水圳開鑿者,亦具名3位,曾烈甲、曾賜在內,但簡經卻做「管經」。

在目前清代臺灣文獻中,似無「管經」一人,簡經則曾出現在〈福州將軍兼管閩海關事新柱、福建巡撫陳弘謀奏覆審理彰化縣兇番焚殺兵民摺〉中 ,也就是內凹庄(今內南投市內新里、內興里一帶,即內轆地區)事件的重要人物之一,據奏摺呈現,簡經在雍正7(1729)年即向北投社(註4)葛買奕等贌墾該社公共草地一所,位在大吼凹仔(即後來的內凹庄一帶),但到乾隆12(1747)年簡經已延欠北投社租榖六千餘石米,導致葛買奕養子三甲不滿,雙方糾紛到乾隆16年12月8日(1752年1月),終於爆發內凹庄事件,三甲邀集內山原住民到內凹庄,屠殺22人,11日內山原住民又在柳樹湳庄(在今臺中市霧峰區)殺害官兵7人,震撼清廷。經數年審理,犯首與多位原住民遭判凌遲絞斬等刑,也有官員審理不當受牽連處分,簡經因欠租榖,而肇生事件,遭議處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至於所據土地,則撥還該社分耕,此事件亦為烏溪流域大里、霧峰等地奉祀七將軍之緣由。因此,就時、地而言,事件與開鑿水圳的簡經應為同一人,而如事件中的簡經即開鑿成源圳之一的簡經,則以此事件驗證成源圳開鑿年份,乾隆10(1745)年左右為開鑿年份應尚屬合理,至少不應晚於該事件發生的乾隆16年。

內轆地方契書,在此之後即陸續出現圳路記載,例如乾隆22(1757)年,有契書記載:「立永杜賣契人白四祿、三福、五壽兄弟等,有承父明買水田一段,坐落內轆庄後東至大圳西,……。」即說明此時內轆地區已有水圳。

然而,成源圳先天有所不足,在《臺灣省南投農田水利會志》記載中,道光元(1821)年、光緒15(1889)年、大正年間皆有崩壞或決堤記載。水源亦不穩定,原本本圳灌溉內轆、營盤口兩地,明治44(1911)年營盤口即改由草屯的險圳(即今北投新圳)供水,而之後,更在民國71(1982)年原成源圳灌溉範圍完全改由北投新圳供水,原有圳頭、及部分圳路完全荒廢或改為排水。

該圳在本館前分前、後、中等分圳,流過本館周遭,至今仍可略窺其蹤。本館典藏臺灣總督府檔案,仍保留原成源圳經營者將圳權讓予公共埤圳聯合會的文書,及相關成源圳幾位經營者的資料文書,或許可為成源圳的存在做一見證,也可了解本館現址環境變遷。

Posted on 12 月 21, 2014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 中國時報 2014年12月20日 記者江詩筑/苗栗報導
築百年水圳 地方感念菜頭伯

 

苑裡鎮石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炳祥(左起)、石鎮里長楊金村、南勢里長張維廷3人,自掏腰包為菜頭伯立碑紀念。(江詩筑攝)

 

流經苑裡鎮石鎮里、南勢里、百年來隱身在山邊的無名水圳,全長2公里多,灌溉鄰近百甲農地,經苗栗社區大學藝文課程發掘後,由石鎮、南勢里長楊金村、張維廷與石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炳祥3人自掏腰包,為當年出錢出力的菜頭伯立碑紀念,盼後人記得無名英雄的付出。

現今的經過修葺的山腳圳行經山腳、石鎮、南勢一帶,灌溉超過百甲以上的稻田,但經過考據,原本的山腳圳始於清朝就已修建完成,相傳當時的鄉賢菜頭伯夫婦是修建水圳的功臣。

楊炳祥今年參與苗栗社大的課程「苑裡故事與緣由談地方碑記」,得知社區內有菜頭伯的事蹟,與友人分享時,張維廷則說起小時候曾聽長輩說過菜頭伯,讓楊炳祥開始有追尋菜頭伯故事的動力。

楊炳祥說,經過訪查發現老一輩有許多人聽過菜頭伯,但是礙於當時沒有文字紀錄,只有口耳相傳,僅知菜頭伯家有15甲農地,但缺乏水路灌溉,在缺乏科技輔助的時代,耗盡家財開鑿隧道水圳引大安溪水灌溉,造福鄰近農民。

菜頭伯未留有子嗣,最後夫婦2人守著水圳終老,鄰人感念他的付出,每逢農曆7月29日就會為他們普渡,但因年代久遠,菜頭伯也逐漸被遺忘。

楊炳祥說,「既然知道菜頭伯有付出,就不能當作不知道」,他告訴楊、張後,3人決定合資為菜頭伯建碑,盼他的事蹟得以流傳,也希望讓後代子孫了解。

相關報導:

Posted on 10 月 26, 2014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自: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新聞稿

位於士林區溪山里至善路三段71巷的半嶺聚落過去因半嶺水圳清澈的水源以及豐沛的水量,曾經擁有廣大面積的水梯田,但隨著水圳漏水、年久失修、農路陡峭危 險及人口外流、農地休耕等問題,農田風光不再。101年度大地工程處與當地農民討論後,開始進行百年水圳修繕,將活水注入已廢耕荒蕪之梯田。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同仁回憶初次踏勘時,當地耆老滔滔不絕地回想著士林區溪山里的半嶺聚落百年風華:「以前這邊都是水梯田啊!小時候我們都在這邊(水圳)摸蛤仔、抓草蝦,後來水漏掉了,我們就只好接管子,這邊差不多十甲田地都是靠這條水圳灌溉…」。
在完成工程後跟著耆老的腳步,從至善路三段71巷21弄入口處的「溪山百年古圳」告示牌開始,穿過聚落的紅磚屋後,發現一處農民洗滌的小廣場,除了有社 區婦女們昔日使用的洗衣池外,早期附近的農戶工作完後,會就近於此處沖洗一身的污泥,打理乾淨後,再步行回家。特別的是,這裡將早期農民的磨刀石留了下 來,雖然現在已有更好的磨刀機械,但這裡的農民依然於農忙後使用這塊磨刀石,這光滑的石面,反映了農民辛勞的印記。社區耆老指著一旁高大的朴仔樹告訴我 們,朴仔樹的果實是農村中孩子們的玩具,裝在自製的桂竹空氣唧筒可以玩樂一整個下午。
繼續前行,沿途可見老樹、梯田,約莫行走10分鐘後即可 見水圳步道,這裡水圳水溫全年維持在17至23度間,冬溫夏涼。若靜觀圳底,可見小魚、小蝦的浮雕石板,在引入水流後,貌似魚蝦在水中悠游,添增不少遊客 於步道間行走的趣味性。水圳因地制宜而設置不同的設施,包括閘門、局部加蓋等,特別的是保留原有大岩石,留下自然錯落的大石塊,讓魚蝦得以在孔隙之間隱 蔽、覓食等,讓水圳除了成為農民的灌溉水源,更讓自然生態延續,謀求兼顧生物多樣性維護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間的平衡,目前已可於圳道中發現溪蝦、螃蟹棲息於 其中。
大地處坡地整治科長陳建帆說,水圳步道沿線會經過守護水圳的土地公廟,大地處採用延續過往脈絡更新棚架,且維持原有高度使路過或前往參 拜的民眾,須低頭頷首才能通過土地公廟前,保留先人對土地公的信仰與謙卑態度。規劃過程中不僅考量工程面,更兼顧生態系統的自然要求,恢復昔日「水圳」的 水耕灌溉水源,回復層層梯田水光倒影的絕世風華,讓原本存於當地耆老腦中的美麗回憶,得以再次重現在遊客眼前。
大地處長黃立遠強調,臺北市類似溪山里這樣還具有過去農村風貌的地方共有12處,都散落在山坡地上,在首都土地高度利用下更顯珍貴,大地工程處改善這些地區的環境,除了可以提供市民休閒遊憩的去處,更是結合人文及環境教育重要的一環。
半嶺聚落的愛水會張志仁理事長表示,士林區溪山里至善路三段71巷的「半嶺水圳步道」是一條較少人知的水圳路,在大地工程處完成營造後,在地農民恢復耕 作,對於未來充滿信心。要前往的民眾建議可於故宮站搭乘小19公車前往,在半嶺站下車,於望溪亭對面71巷21弄口進入,即可發現私房秘徑。

夕陽餘暉下的步道與水圳
夕陽餘暉下的步道與水圳

Posted on 9 月 21, 2014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 聯合報 2014-09-20 記者陳雨鑫/新北報導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8947337.shtml

位於金山的八煙聚落,重建的幕後功臣,是由當地的居民以及農業局,用一磚一瓦手工搭建而成的。

假日想享受森林浴嗎?金山近期多了新去處「八煙聚落」,造就聚落的幕後功臣,不只是當地的居民,還有新北市農業局,為保留北台灣罕見的梯田景觀與石水圳,採土法煉鋼的手工砌石做法,重建當年傳統的景觀。

八煙聚落包含了梯田、水圳兩種景觀,因為又位於純樸的金山地區,使市府更疼惜這塊土地。農業工程科長林俊德表示,當年接下這塊工程,梯田、水圳都缺維護,許多老舊水圳多處阻塞,砌石幾乎都崩壞,農地難以排水,荒廢多年。

林俊德表示,傳統的景觀就得用傳統的工法製造,工程小組為了不傷害到這塊土地,施工過程中完全不使用混凝土,不僅能大幅減少低碳排放量,更能減少對環境的危害,施工過程中,也找來熟悉當地的地方人士協助指導,利用當地的石材,以「人工」砌石方式,讓材料和景觀融為一體。

林俊德說,別看石材這麼平整,以為是「機器做的」,其實全都是工人用手敲出來的,完工那一天,他看到成果也感動不已;目前活化的土地,也大幅提升農民復耕的意願,多數種植稻米以及園藝花卉,預計可恢復農作面積達20公頃。

林俊德表示,新的景觀再搭配金山的溫泉,觀光旅遊局也推出八煙的旅遊行程,建議民眾在假日時,不訪可以到金山體驗梯田、水圳的美,兼到當地嘗美食泡湯。

Posted on 9 月 2, 2014 in 圖資、文獻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徐國章(2014)「臺灣公共埤圳規則」之制定經過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第125期 (103/08/28)

明治34(1901)年7月4日,臺灣總督發布律令第六號「臺灣公共埤圳規則」,條文如下:

 

第一條 本規則所稱公共埤圳,係指為灌溉水田和旱田而設之水路、池塘及其附屬物,其經行政官廳認定與公共利害有關係者。
河川池沼之堤防,其與前項之水利有直接關係的部分,視為公共埤圳的一部分。
第二條 公共埤圳之區域,由行政官廳定之。
第三條 公共埤圳之廢止及變更,須取得行政官廳之認可。新設埤圳時,亦同。
第四條 公共埤圳之利害關係人,須依臺灣總督所定,訂立規約,取得行政官廳之認可。其變更時,亦同。
第五條 公共埤圳,其發生危害,或認定有損害公益之虞時,行政官廳得發出其預防上必要的命令,或進行處分。
第六條 公共埤圳之水租及費用,認為有必要時,得由行政官廳徵收,將之發給權利人。
第七條 公共埤圳之管理人,其未履行本規則或根據本規則所發命令之規定或規約所定之義務,或有履行卻經認定不足時,行政官廳得以地方稅自為執行之,並自義務人追徵其費用。
第八條 公共埤圳之管理人或其他從事埤圳事務者違反本規則或根據本規則所發命令之規定或規約時,得由行政官廳進行懲戒處分。其處分定為譴責、三百圓以下之過怠罰款或解除職務。
第九條 關於第六條至第八條之徵收款,準用臺灣租稅滯納處分規則之規定。
第十條 公共埤圳,其有舊慣者,只要不違反本規則及根據本規則所發命令之規定和規約,依其舊慣。
第十一條 公共埤圳之水利相關一切爭議,由行政官廳裁決之。
第十二條 違反第三條、第四條或第五條及據此所發命令之規定者,處三百圓以下罰金,或處二年以下重禁錮。
第十三條 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而破壞公共埤圳或官設埤圳,或損害其水利,或盜用其水者,處五百圓以下罰金,或處三年以下重禁錮。
第十四條 除本規則所定者外,公共埤圳及埤圳相關必要規定,由臺灣總督定之。
附 則
第十五條 本規則第三條、第五條及第七條之規定,準用於養魚池。
第十六條 本規則之施行日期,由臺灣總督定之。

Posted on 8 月 25, 2014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自 自由時報 2014-08-24 記者盧姮倩/台北報導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807340

夏日雖進入尾聲,但天氣依舊炎熱,北市大地處推薦「坪頂古圳步道」、「貴子坑步道」及「十八拐圳步道」三條具有百年歷史的古圳步道,皆擁有茂密林蔭、豐富生態及清涼水圳,不僅是消暑的好去處,還能體驗人文風情。

貴子坑步道旁貴子坑圳為百年前農民為取水灌溉所闢。(北市大地處提供)

大地處長黃立遠表示,北市有許多具百年歷史的古道及水圳,早期作為運輸、農業灌溉及飲水之用,隨著時代變遷,已轉型為休閒遊憩古圳步道,包括士林區「坪頂古圳步道」、北投區「貴子坑步道」及「十八拐圳步道」等。

坪頂古圳步道又稱溪平古道,總長一.三五公里,步道橫跨坪頂舊圳、坪頂新圳及登峰圳等三條百年水圳。北投區貴子坑步道,總長二.四公里,步道旁貴子坑圳則是百年前農民為取水灌溉所闢。

另外,十八拐圳步道則是蜿蜒曲折,水圳旁步道平緩宜行,兩旁農田風景充滿樸實農趣,能遠眺平原及群峰,也能了解圳路人文歷史及背景,成為市民親山新選擇。

Posted on 8 月 17, 2014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3日 記者 黃力勉 報導

走訪台東縣東河鄉尚德村,可以在水圳中摸蜆。(黃力勉攝)

 

位在東河鄉泰源盆地的尚德村,部落水圳在百年前修築後,至今仍終年水流不歇,部落民眾種植的水稻,全都仰賴水圳的流水維生,因此部落的阿公、阿嬤也組成水圳巡水隊,定期清除異物避免阻塞,如今水圳也成為部落深度旅遊的最好去處。

尚德的水圳長達3公里,在日治時代由當地居民一鑿一斧開闢建設,水流流過空中天橋、山壁懸崖,至今依然流水強勁,部落的長輩們每天要「巡水路」清除落葉,颱風過後則會部落總動員,移除頃倒樹木等,以維持水圳水流不歇。

尚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人鼎表示,尚德的水圳是部落種植稻米的重要水源,部落的白米也全都以日曬乾燥,並以健康陽光米品牌自行銷售,是部落重要的農業經濟,因此水圳的流水,維繫著部落民眾的生計。

他說,部落的水圳巡水隊每天都要巡視水圳,萬一水流被堵塞,巡水隊還會被罰錢,長長的水圳也能看到歷史修築的痕跡,從早期部分水路以水泥涵管為主,之後才以大型塑膠管整建。

尚德村目前也正在推廣部落深度旅遊,由陳人鼎親自帶領,透過水圳的走訪,體驗沿途的豐富生態及優美風景,還能在水圳中摸蜆,看到溪蝦快速游過。

另外,部落阿美族的伊娜(阿嬤),還會為遊客準備阿美族風味餐,讓遊客能體驗最在地的風土民情。(中國時報)

Posted on 8 月 17, 2014 in 新聞報導 by 廖泫銘No Comments »

本文轉載中國時報  2014年08月14日 記者 黃力勉 報導

排水溝變水圳 武陵綠色隧道好好玩(中國時報)

「有流水的綠色隧道,感覺又更不一樣了!」鹿野鄉武陵綠色隧道兩旁的排水溝,近來流水不斷,原本的排水溝變成水圳,讓遊客也駐足停留。永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廖中勳指出,流動的水帶來生命力,也讓綠色隧道環境氛圍升級。

武陵綠色隧道是日治時代興建的省道,在台9線改道後,綠色隧道的用路人銳減,不過在永安社區發展協會不斷的努力下,近年來推展2626市集,並以農村再生計畫,讓綠色隧道逐漸成為遊客慢活、散步的好去處。

廖中勳指出,武陵綠色隧道是日治時代的道路典範,10米的路寬、兩旁廣植樹木,路旁的排水土溝等特色,都沿襲超過80年不變,不過沿途有眾多的灌溉溝渠,讓他們也希望可以在排水溝中引入活水,帶動溝渠的生命力。

廖中勳說,水圳水源來自鹿寮溪,也是附近農田重要的灌溉用水,在充滿流水的道路兩旁舉辦市集,將別有一番風味,周六舉辦的市集中,還有潑水活動,邀請遊客一同歡慶水圳完工。(中國時報)

«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