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 月 12, 2010 in 活動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高雄縣政府因應21世紀全球氣候變遷及永續利用水資源,減輕城市生活的缺水危機,放眼高雄都會整體水文景觀,從「水質」、「水量」、「水生活」作為地景營造基本核心理念,規劃復育高雄都會區曹公圳水道與埤塘,打造「曹公新圳串珠計畫」成為「高雄新興都會生活水岸地景改造行動」,特別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集思廣益,經驗交流,訂於99年3月4、5日,在高雄縣勞工育樂中心行政大樓2樓舉辦「水系、水岸生活環境營造國際論壇」。

    高雄縣政府表示,本項國際論壇邀請四位國外學者(英國倫敦密德塞克斯大學Brian Shutes 榮譽教授、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Sören Schöbel教授,日本河川生態環境工學研究所中村俊六榮譽教授、韓國仁川大學崔桂澐教授)及國內十餘位專家學者,就3場主軸議題進行交談:1.跨域水系整合與水岸空間案例經驗發表(國外VS.國內)、2.社造團體參與與水岸空間案例經驗發表(國外VS.國內)、3.永續經營管理與水岸空間案例經驗發表(國外VS.國內)。名額200人,額滿為止。有意報名者請逕行上高雄縣政府全球資訊網http://www.kscg.gov.tw/200911410522/index.aspx填寫報名表與參閱研討會相關資訊。

    參加對象以從事水岸空間規劃或景觀規劃之專業人員、社區居民、相關NGO團體、高雄地區中小學教師為主。如報名人數超過將以中央機關與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所屬鄉鎮市公所負責水岸空間規劃或景觀規劃業務人員、社區居民、相關NGO團體、高雄地區中小學教師為優先。並給予9小時研習時數。

    報名日期:99年2月8日起受理報名,報名方式:

1、請至高雄縣政府官方網站http://www.kscg.gov.tw/200911410522/index.aspx下載報名表,填妥報名表e-mail至t7778800@gmail.com或傳真:07-7778891 ,或網路報名:http://www.gpf-taiwan.org.tw/dohome/fengshan/reg_complete.asp。

2、本次論壇確認之參加名單將於99年3月1日公佈於http://www.kscg.gov.tw/200911410522/index.aspx網站上,並個別e-mail通知錄取。

Posted on 2 月 11, 2010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南埔水圳自1845年修築後,經過164年的使用至今, 卻因為近三十年臺灣經濟重工輕農的政策失衡下, 長期受到水利會的輕忽, 變得上游淤塞嚴重, 下游到水量不足.使得下游南埔村農地, 在常年的缺水下, 農地有半數休耕. 在2008年水保局同意南埔的農村再生計劃, 撥款整修整段水圳,讓南埔的農業可以重生, 進而搭上農委會有機農業專區的設立, 期能為南埔後代留下一片無毒健康的農地.
南埔百年水圳風華再現第二集-找尋問題
北埔鄉南埔水圳,在2009年農村再生計劃的援助下,取得到修護的資金,為讓此筆款項真能解決南埔村農耕長年缺水的問題,村裡耆老和規劃團隊,深入淤塞最嚴重的區段,探尋真正問題的所在.最後在得到答案後,讓規劃公司改變原先的設計,讓農村再生由下往上決議的精神落實.
資料來源:http://cl.itri.org.tw/cp25/bbs/viewthread.php?tid=1364

Posted on 2 月 11, 2010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記者:施協源      台北     報導

年紀稍長的觀眾可能記得,過去大台北的農田都是靠「瑠公圳」灌溉,但隨著時代變遷,瑠公圳變成一條荒廢的臭水溝;為了重現它的風華與歷史,台北縣政府進行再造工程,讓有270年歷史的瑠公圳恢復潔淨,附近住戶因此享有小橋流水的美麗景觀,也藉此教育下一代要飲水思源。有270年歷史的瑠公圳重現風華,碧潭溪水再度引進市區,象徵生生不息,再造後的瑠公圳目前3.8公里長,小橋流水的美景讓附近住戶相當驚艷,沒想到已經變成臭水溝的瑠公圳,可以恢復潔淨而且變得更漂亮。民眾:「這樣觀光客會越來越多,變得更漂亮、更好。」台北縣長周錫瑋:「以前的瑠公圳,水真的很多、很乾淨,所以今天我們看到,現在瑠公圳又恢復它的乾淨,我感覺心裡很感動。」過去百年多來,北台灣的農田就全靠瑠公圳引水灌溉,但時代變遷灌溉功能荒廢,原本20公里長的瑠公圳漸漸消失,成為臭水溝。為了讓民眾親近水源也了解歷史,台北縣政府進行再造工程,並種植水草、養殖魚蝦,讓瑠公圳重新成為市區美景。民眾可以回味過去,家家門前有小河的氣氛,也藉此教育下一代飲水要思源。  

 

 

Posted on 2 月 11, 2010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2010/02/08 10:07)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西元1740年(清乾隆5年),大台北盆地農田水利建設最偉大的開圳者郭錫瑠,沿著新店溪築堤建埤,經大坪林、景美等地直達台北市,克服沿途砂岩和頁岩構成的陡峭石壁開鑿圳渠,並與當時居住山區的泰雅族人產生多次對峙,最後甚至以通婚作為溝通手段等,郭家父子歷經兩代長達三十年努力不懈,終於完成了新店溪上游入口轉支流青潭溪,流至大坪林部份的「上埤大圳」。

而由碧潭入口經景美至台北的部份則稱為「下埤大圳」,即後世所稱的「瑠公圳」,其最高紀錄曾灌養大台北高達1,200甲農地面積,今年剛好歷時兩百七十年,曾是大台北地區最重要的「生計」渠道。

以現代的技術和測量工具,可以輕鬆地了解郭錫瑠先生當年工程的種種規劃和考量,但是這些技術和儀器發展尚不滿百年,而從瑠公圳水源區—青潭引水到台北盆地,距離卻長達二十多公里,以當年的地形、工具,沒有選擇基隆河或景美溪,卻選擇了水量最豐沛的新店溪,其原因實在令人費解,此超越時代的抉擇在民國76年興建翡翠水庫時更是得到了新店溪是最大水源的充份印證。

隨著台北市從農業盆地轉變成政治、文化和工商業的大都會,廣大的農田漸漸消失,道路逐漸取代了水圳,瑠公圳由灌溉圳渠變成了都市的排水道路,然後又隨著都市的發展逐漸地下化,其原有的歷史也被逐漸淡忘。但在老新店人的記憶中,「瑠公圳」曾經是花、鳥、青蛙、蝴蝶,甚至可以摸魚抓蝦的生物棲息軸線,後來卻變成了住家後院的臭水溝。

自民國90年起透過「瑠公圳圳道空間再造計劃」,除了陸續整治該圳道以利都市防洪、排水功能外,更將原來的圳溝水泥面一一拆除,改成生態透水層,預估將於民國101年完成此長達3.8公里周邊完整的水圳生活與生態圈,以恢復兩百年來大台北歷史中的生活傳承、自然環境和社會文化的多重意義。

2月7日下午,立春時節於新店捷運站旁舊瑠公圳引水口廣場,舉行「兩百七十年戀戀水圳園遊會」,吸引數百位民眾參與同樂,除了有寫春聯、捏麵人、草編、米食等懷舊和新年應景攤位外,還有新和國小學生演出的阿美族舞蹈《太陽的孩子》,以及三級古蹟蘆洲李宅學童讀經班生動活潑的古詞新唱。

台北縣長周錫瑋、瑠公農田水利會林濟民總幹事、新店市長王美月等也率同來賓們一起種植養護渠道的水生植物,並為新完工的引水口進行揭彩儀式。

資料轉載自:http://www.nownews.com/2010/02/08/11490-2568387.htm

Posted on 2 月 11, 2010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台北縣政府整治瑠公圳第一期工程完工,剛好碰上建圳270年,昨天下午在源頭舉行「戀戀水圳」完工儀式,縣長周錫瑋、新店市長王美月與立委羅明才、劉盛良挽袖赤腳在引水頭種下水生植物;周錫瑋強調,重建瑠公圳的美麗與歷史記憶,給都會居民一個親水的空間。

周錫瑋提到,第一期完工後,2、3期超過6億元的工程,經與附近違建戶的榮民協商後,已經準備要進行遷移,但一位榮民對發言表示抗議,周允諾一定會做好安置,在工作人員安撫下,老先生才離去。

周錫瑋說,把髒河川變乾淨,接著讓城市變乾淨,是他上任來的兩個心願,包括新莊市中港大排、蘆洲市鴨母港、中和市瓦磘溝都在進行改善工程,周錫瑋還問到場的新莊市長許炳崑說:「看到瑠公圳的成果,對中港大排很有信心吧!」 台北縣政府城鄉局指出,位於新店市區的瑠公圳,從碧潭至景美溪長3.8公里,分5個階段進行再造工程,藉由圳道整體空間再造,提供一個結合藍帶(流水)與綠帶(植栽)的公共空間,目前完成圳頭的碧潭至碧潭大橋約360公尺,整體工程預計在101年完工。

台北縣長周錫瑋(左二)、新店市長王美月(右一)與立委羅明才(右二)、劉盛良(左一)挽袖赤腳,在瑠公圳引水頭種下水生植物,象徵生生不息。(記者何玉華攝)

建圳滿270年的瑠公圳,台北縣政府完成第一期整治工程,昨天下午在源頭舉行「戀戀水圳」完工啟用引水儀式。(記者何玉華攝)

資料轉載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feb/8/today-taipei1.htm

Posted on 1 月 13, 2010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吉安鄉境內有不少大型水車,總是吸引路過遊客駐足。
(記者蔡百靈攝)

〔記者蔡百靈/吉安報導〕平常在都市中難得一見的水圳水車景觀,現在已經成為吉安鄉當地極具特色的農村風貌,鄉境內的大型水車,不僅引用純淨豐沛的水源,更結合在地生態而設計,經常吸引不少民眾駐足拍照留念,而近日水利會又特別於稻香5岔路口,再次營造一處親水生態水車園區,希望能成為吉安鄉新的水圳文化特色景點。

吉安鄉公所人員表示,水利會近期在稻香5岔路口,也就是吉豐路與吉興路交岔口的鐵道旁,進行鄉內第5座水車景觀的生態園區,吉安鄉長田智宣和水利會會長蔡運煌等人,日前特別前往會勘關心,希望未來這處新完成的水車特色園區,能再現吉安農村水圳文化,成為新興旅遊景點。

早期台灣農業社會,水圳在居民的生活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具有灌溉農田的重要功能,更常見到婦女引流水洗滌衣物、閒話家常或孩童成群戲水的情景。

水利會希望這處融合社區營造理念、結合社區環境風貌及運用生態工法所營造的景觀水車,能讓在地風光更加豐富、美化,還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群認識早期水車在農村中所具的特殊意涵。

鄉長田智宣也說,過去8年來,鄉公所積極打造多處特色景點,希望能營造吉安鄉魅力農村風貌,也期能帶動生態觀光文化發展。

他也再次感謝水利會會長蔡運煌,再度於吉安鄉打造水車生態園區,使吉安成為美麗的水圳之鄉。

資料來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an/9/today-north24.htm

Posted on 1 月 13, 2010 in 圖資、文獻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 出版分類項: 古蹟文物
  • 作者: 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類型: 圖書
  • 出版年月: 98.12
  • 規格: 20*21
  • 定價: 200
  • 出版單位: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 ISBN: 978-986-02-1672-1
  • GPN: 1009804097
  • 展售資訊:
  • 展售: 是

溪流縱橫的高樹鄉,豐富的水文系統汙深深地影響環境的改變,以及當地客庄聚落的開發與遷徙.為了水源利用,客家先民開埤作圳,日常生活裡脫離不了與水圳緊密互動,那些與水相關的愛恨,層層疊疊下來,即是高樹人生命中,不容抹去的一筆色彩.

資料來源:http://www.hakka.gov.tw/content.asp?mp=1869&CuItem=58744

Posted on 1 月 13, 2010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2010-01-06 04:11:04 民眾日報 記者朝正花蓮報導
水圳水車景觀風貌現已成為吉安鄉一個極具特色的農村風貌景觀,而在吉安鄉境內代表水圳文化特色的大型水車,不僅引用當地純淨豐沛的水源,更結合在地生態風貌設計,其極具特色的景觀造型經常吸引不少民眾駐足並拍照留念。而近日水利會又特別於稻香五岔路口再次營造一處親水水車生態園區,希望能成為吉安鄉新的水圳文化特色景點。

水利會近期再次在稻香五岔路口(吉豐路與吉興路交岔口)鐵道旁,新進行第五座水車景觀之風貌園區,吉安鄉長田智宣和水利會會長蔡運煌等人特別前往會勘關心,希望未來這處新完成的水車特色景觀,不僅能再現吉安農村水圳文化,也能成為大家新興旅遊景點。

在早期台灣農業時代中,水圳在居民的生活裡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不僅具有灌溉農田的重要功能,更可常見婦女引流水洗滌衣物、閒話家常或孩童成群戲水的情景。水利會為再現農村水圳文化,近期特別在吉豐路與吉興路交岔口鐵道旁空地,利用生態工法新設置一處親水生態水車景觀園區,希望這處融合社造理念、結合社區鄰近環境風貌及運用生態工法所營造的景觀水車,能讓大地景觀更加豐富、美化外,還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群一同來認識早期水車在農村中所具的特殊意涵。

吉安鄉長田智宣表示:過去八年來積極打造多處景觀特色景點,希望能營造吉安鄉魅力農村風貌外,也期能帶動本鄉生態觀光文化發展。再次感謝水利會蔡會長再度於此打造第五座代表著水圳特色的景觀水車生態園區,在此不但可親近清澈水圳外,還可以眺望白雲大山以及欣賞周遭寬闊的農田景觀,相當特別,希望未來這處新完成的景觀水車園區,能發揮教育意義讓更多族群了解到早期農村引水耕作之辛苦外,也希望這座引用清澈、沁涼尾水的水車園區,可帶動吉安鄉的休閒觀光與水圳文化,打造吉安鄉成為優質美麗的水圳之鄉。

Posted on 12 月 29, 2009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文/吳茂成(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
水圳不應只是灌溉的生產工具記憶,也是地區生活文化的水記憶,這是在地的知識,也是未來生活的想像。

時代發展,水圳灌溉生產功能逐漸消失,但是,地方生活存有的水記憶與知識,卻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必須從這部分來發現,來思考水圳對當代生活的重要性,這也是八八水災之後,我們在國土規劃上的重要思考點,不可迴避的轉捩點。

台灣第二屆水圳會議,在諸位守護河川的好友與社群凝聚下,順利在嘉義舉行,這是河川NGO團隊的行動與反思力量的展現。今年對話的議題更具多元性,從台灣水圳守護運動,談到日本的河川文化運動;從科技產業的排放水標準,到公部門河川資訊的公開化;從都市生活空間的圖層調查到地方集體記憶的形塑…我們面臨著問題的解構與解決的迫切性,同時也面對著願景的可實踐性的挑戰。

北台灣後圳溪研究者彭揚凱運用碑文、地圖、老照片及新聞文獻,對照於現代都計的生活觀,尋找後村圳的新生命,為都會型水圳的出路,開啟了一扇思考的窗,這扇窗給了公部門都計單位與學界在進行規畫時,重新看到將水圳納入思考的可能性。

地方是記憶的集合體,水圳更是常民生活的載體。因此,嘉義大溪厝研究者戴介三從集體記憶的形塑,來談一個與溪有關的村落文化的流失與再生,從常民生活去談村落發展的文化資源與社區發展困境。

水有其清時,也有其濁時,村落也是如此,人的一生更是如此。人的一生具有建構性,有因有果,有源有脈,因此,水圳的守護與再生,也是如此的。但,挑戰的困難,在於如河發現存在於水世界與人類世界的結構問題,這個問題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因此,我們要解構,就要從問題性、生成性去思考,才能看到清晰的未來,因此,我們要調查,要回觀,要對話,要批判,要行動,如此願景才會成為真實的生活。

彭揚凱今天介紹了他如何調查後村圳的方法,一開始收集圖資與套疊,第二步是針對土地使用與分區的調查,了解如何與水圳連結,找到連結點之後,再進行土地產權的調查,最後企圖整合公部門各項工程,找到水圳附近的公共建設案,進行遊說改變,例如污水下水道與水圳之間的關係。透過這樣的調查,彭先生發現了公部門分工的盲點,也因此,讓他找到學校改建與水圳再生的機會,企圖將學校附近的水圳重現,他認為,這是都計技術可以進行的改變。

戴介三則是從集體記憶的形塑,作用與被作用的觀點,進行地景地物地文的調查,了解人從何來,水從何去,村由何建,進一步發現了有趣的生活故事,激發出我們對地方未來的想像。這樣的想像,是從水圳來學習,是沿水圳來溯源,我們為何要有水圳呢?這麼一個簡單問題,也可以說是笨蛋問題,我們也許以為我們懂了,然而,我們檢視真實的生活空間─清淨的水圳在那裡時?我們不禁要懷疑─我們得了精神分裂症。

日本文化研究者戴開成從日本琵琶湖沿岸的「水與鄉」再造,反思社區與水的關係,鐵道取代了水道,水路就被遺忘了,當地婦女發起了守護河川運動,發起了琵琶湖會議,初步整治有了成果。另一則是近江八幡的故事,來自於民間的反思力量、一位藥商與一群居民,改變一條被遺忘、廢棄的水道,從髒亂之河,變成現代生活的親水之路,這位藥商賣的藥,一度還被政府封殺,幾年後,這位藥商自己當選市長。

這座城市居民的反思力量,不僅於整治河川,還深刻的批判內在與外在的生活文化與視野,他們覺得這樣的河川整治,只不過是排水溝式的整治,缺乏了文化。這樣的思考是問題性,也是生成性,而不是框架內的思想與經驗的複製。

他們開始探討文化之水的意義,思考水道為何如此呢?因而發起公共的對話與反思,最後他們發現公部門的職員缺乏文化的素養,未將文化性的思考融入於行政與施政的設計中。因此,他們制定水鄉景觀法,限制產業開發破壞景觀。這是從消極的河川整治,到積極的人與水的互動思考觀。這樣的反思令人敬佩,這是台灣要學習的。

我們不只是要有水,還要有文化。我們不能一直沉迷於河川整治的工程觀,設污水處理站,設抽水站,加高堤岸,疏浚河道…,而是要有文化觀,要有願景觀,要有互動觀。思想與行動更要有問題性與生成性。在這樣的互動觀下,戴開成也介紹了東京一位媽媽進行市區水圳古道的維護,最後成為生活的步道。

這都是民間的力量,參與公共政策的形塑,制止了公部門整治工程觀的迷思,因為整治工程觀迷思,到最後隔離了人與水的互動,讓人對水麻木了。誠如彭揚凱所說執政者有一種連任的欲望,我想,這種欲望導引政府機器必須不斷的建設的欲望,但是這種欲望不能是盲動的,而是要有理性的行動,否則就會淪為發情式的盲動。

台灣水圳的願景與困境,探究的是結構,探究的是生活與環境的想像,二天的時間,民間與公部門在此對話,希望透過對話,找到改革的出路。有感動才有行動,感性的力量才能讓我們激發更強大的行動,我們要將水圳守護運動,形成一種社會的公共對話議題,而不只是個人的,不只是非營利社團的,而是你我,也是全民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資料摘自:http://2009jmriver.blogspot.com/2009/12/blog-post.html

Posted on 12 月 29, 2009 in 新聞報導 by 張齡方No Comments »

【摘要9.28.2009陳界良/自由】苗栗農田水利會,在苗栗縣公館鄉以生態工法改造姊妹泉圳私礐圳與穿龍圳等水圳,營造天然的溪流環境,不僅景觀優美、環境宜人,經過生態調查後也發現水生、兩棲與魚蝦類等生物均明顯增加,展現生態工法的成果。

灌溉水圳,通常以鋼筋混凝土構築,具堅固、耐用等優點,但也因此嚴重破壞水圳自然生態。苗栗水利會近年在公館鄉內進行水圳生態工程,藉由砌石護岸、水路不封底,及營造急流、緩流深潭等溪流環境,提供生物棲息空間。

苗栗水利會目前已完成姊妹泉圳、穿龍圳、私礐圳、五谷崗圳等多處生態工程,並在岸邊進行綠美化,原本遭佔用、種菜,環境髒亂的水圳煥然一新,成為景致宜人的休憩空間,姊妹泉圳的緩流中喜見成群的魚類優游。

苗栗水利會去年委請台大生態工程中心、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等進行姊妹泉圳生態調查,結果發現,魚蝦蟹螺貝類從12科16種增加到13科19種,鳥類從11科12種增加到15科19種,且各種生物出現的數量也明顯增加。

苗栗水利會長洪東嶽說,生態工程改造的重點包括護岸表面孔隙化、界面透水化、材質自然化等,除看得到的景觀、自然生態外,也能增加水流滲入地層,涵養地下水源,促進水資源循環與儲存,這些都是看不到的好處。

洪東嶽說,公館鄉擁有許多特色產業,地方也積極發展黃金小鎮休閒農業,採用生態工法改造的水圳,周圍環境宜人,正可與發展休閒農業相結合。除公館鄉外,水利會也將陸續拓展到頭屋鄉的後龍幹線圳等水圳。  

苗栗農田水利會,民國88年剛開始進行綠美化時,計畫在後北幹支圳種植楊柳千棵,結果遭居民反對、抗爭,現今民眾看到生態工法展現的成果,紛紛要求進行水圳改造。但當時民眾觀念尚未改變,反對這項計畫,最後只種了50棵,相當可惜。

姊妹泉圳等經過生態工法改造後,呈現出來的成果改變了民眾的看法,苗栗水利會日前舉辦私礐圳生態體驗活動,吸引逾500名民眾扶老攜幼參加,見證老水圳的新風貌,也對水邊飛舞的蜻蜓、圳中優游的魚類驚喜不已。

若社區能認養水圳改造後的維護工作,將優先進行生態工程。生態工程可減少使用鋼筋混凝土,對節能減碳也有幫助,但必須配合當地的景觀與人文地理環境,才能發揮最大的綜合效益。

資料來源: http://city.udn.com/56896/3634075?tpno=5&cate_no=0

«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