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Google Mapplet
Google Mapplet &政府應用 廖泫銘 on 16 9 月 2009
Google地圖查流感快篩服務據點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因應H1N1新型流感疫情,結合台北市內基層醫療院所的社區醫師、社區藥師及臺北市各區健康服務中心連結而成的社區防疫網絡,建立「社區流感篩檢中心」,目前共有三十四家醫院、一百四十二家診所參加,門口均張貼告示牌,為方便民眾更方便了解台北市有那些診所醫院提供快篩,那些基層院所及社區藥局有克流感,衛生局還貼心地提供Google地圖供民眾查閱「社區流感篩檢中心」服務據點。
- 臺北市醫院診所新流感快篩服務點名冊 (98.09.08更新)
-
臺北市醫院診所新流感快篩服務點地圖(98.09.11更新)
相關報導:學童新流感疫苗十六日開打(Credit:自由電子報)
此外,美國疾病管制局(CDC)也利用Google地圖推出類似的服務http://www.google.com/flushot,提供美國各地提供注射N1H1流感疫苗和季節性流感疫苗的醫療中心的相關資訊。
Google Map &Google Mapplet 廖泫銘 on 10 8 月 2009
莫拉克颱風災情地圖
從過去幾次經驗,面對災害發生時,透過民眾提供的訊息往往比政府救災部門更即時,此次莫拉克颱風帶來驚人的雨量,讓台灣各地發生重大災情,網友們自願自發地透過Google地圖標示出各地即時的災情,也希望大家可以對災區投注必要的關心與支援。
- Google莫拉克颱風救災專屬網頁
- 莫拉克颱風災情地圖 http://bit.ly/KKDVh
- 莫拉克災情資訊網 (Credit:GEmVG Blog)
相關網站:
進階閱讀:
- 網路在災難中的角色(Credit: 中時電子報)
- 八八水患中「數位公民」的動人演出(Credit: 聯合新聞網)
Google Mapplet 廖泫銘 on 17 7 月 2009
即時地震地圖
最近地震頻傳,讓人心慌慌的,每當地震時心理都會猜想這個地震不知道是距離多遠、地震規模有沒有很大,這時候除了之前介紹的利用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提供一個即時地震觀測服務kmz(
earthquake monitoring tool ) ,可以利用Google地球瞭解近期全球地震發生的狀況之外,也可以利用Google地圖小工具來獲得最新訊息,使用步驟簡述如下:
1.首先登入Google帳號(如果沒有,可以到www.google.com.tw註冊帳號);
2.用網頁瀏覽器進入Google地圖(http://maps.google.com.tw), 在網頁左上角選擇 「我的地圖」 > 「 更多小工具」,然後以real time earthquake為關鍵詞查詢,選擇Scott Haefner所提供的「Real-time Earthquakes」地圖小工具 ,然後執行「新增至地圖」功能;
3.待新增完地圖小工具後,在視窗的左上角有<<返回Google 地圖>>,按連結返回後,隨後Google地圖就會顯示全球在過去一小時內、一天內、一週內各地大大小小(地震強度4級以上)的地震記錄,隨後你可以利用地圖操作功能放大到任何一的地點的詳細地震記錄;
4.查詢結果畫面如:
Google Mapplet &地理教育 廖泫銘 on 14 7 月 2009
中研院研發「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地圖小工具新增三個圖資
中研院GIS團隊去年推出「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1898~1904)」Goolge地圖小工具獲得許多好評,近期進一步針對日治時期3套重要的基本地圖集進行開放, 相關的使用方法可以參閱[新舊地圖相套疊、時空交錯一瞬間]這一篇專文介紹,以下為這三套舊地圖的基本背景介紹:
目前完整的地圖小工具清單,可以參閱:中央研究院提供的Google Map小工具。
Google Mapplet &地理教育 &教學 廖泫銘 on 06 4 月 2009
新舊地圖相套疊、時空交錯一瞬間
前言:仔細觀察生活周遭的環境,地表景觀總在不經意的時光流逝中悄悄的改變。數十年前也許是稻田綿延、水圳流經的景象,而今則是高樓林立,人聲鼎沸。在百年間台灣地表景觀有了很大的轉變,你是否好奇你所熟悉的現在環境百年前到底長怎麼樣? 有著甚麼不一樣的故事? 藉由網路上Google 地圖所提供的現代街道地圖,以及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所製作的「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地圖小工具,你將有機會進行一趟時空的旅程,讓你看見環境變遷的故事。
操作步驟:
1.於網址列中鍵入http://www.google.com.tw,可以看見畫面左上方出現許多的功能選項,包括:所有網頁、圖片、地圖、新聞…等。游標移至並點入地圖,將進入到Google地圖的首頁。(網址列中鍵入: http://maps.google.com.tw/) 2.於畫面右上方點選登入進入(需有Google帳號,倘若沒有可申請一個新帳號),鍵入自己的帳號密碼。
圖1 .Google 地圖首頁畫面,由網頁右上方登入
圖2 .首先要先登入Google 帳號
3.於畫面左上方點選進入我的地圖、並點選進入更多小工具
圖3 . 進入「我的地圖」
圖4 . 選擇「更多小工具」
在畫面中找到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1898~1904), 如果畫面上沒有該地圖選項,也可以用搜尋的,找到這個小工具後,按下小工具下方新增至地圖。
圖5 . 可以利用「台灣新舊地圖」當作關鍵詞來搜尋小工具
圖6 . 找到「臺灣堡圖」小工具後「新增到地圖」
5.新增至地圖後,即呈現新舊地圖相套疊的畫面。左下角可調整台灣堡圖的透明度,從20%-100%,方便使用者觀察新舊地圖的變化。
圖7 新增完小工具後Google地圖的畫面
6.如果使用者想要查詢其住家所在地,百年以來地景的變化狀況,可於上方搜尋欄位鍵入地址。例如:輸入「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院址)
圖8 在畫面上方輸入地址或地標名稱
圖9 按下搜尋地圖後,地圖會移到指定的地點
7.於左上方按下「我的地圖」回到原畫面。可調整堡圖的透明度,如果要看見清晰的堡圖影像,可以選擇透明度100%。或者按下地圖分隔頁上「<<」按鈕,來顯示全頁。
圖10 使用者可以選擇透明度
圖11 以全頁方式顯示地圖
8.使用者可以利用網頁右上方「列印」、「傳送」、「鏈結」來將成果輸出或與朋友分享。
後記:
1.如果讀者覺得步驟繁瑣,可以直接在瀏覽器上輸入以下網址
便可略去本文中步驟1~4。不過,如果學會以上完整步驟,日後Google Map上有新增不同時期的舊地圖資料時,讀者便可以自行選取運用,彈性較大。
2.下載本文PDF檔。
Google Map &Google Mapplet 廖泫銘 on 01 3 月 2009
核爆影響模擬
一個澳洲公司CarlosLabs 利用Google Maps 作了一個Ground Zero的Mapplet。使用者選定一個地點及核彈類型,便能簡單地顯示出該地點發生核爆時的威力與影響範圍。不過其分析方式十分單純,其結果僅供參考,因為它並沒有考慮到複雜的地形、建物與大氣環境等因素,只是簡單利用GIS的環域分析(Buffer Analysis)的方法來顯示一個概念效果,事實上,從這個概念出發,可以結合Web Service技術將GIS複雜的空間分析功能與Google Map結合,或許可以發展出相當多的應用。另,如果使用者注意到影響範圍並不是正圓形,那是因為地圖投影轉換所造成。
相關評論:當核彈落下時
Google Mapplet 廖泫銘 on 20 1 月 2009
中央研究院提供的Google Map小工具(Google Mapplet資源)
使用方式
首先登入Google帳號後, 利用瀏覽器進入http://maps.google.com.tw,在Google Map=>我的地圖=>更多小工具=>輸入網址以新增=>輸入以下所需要的圖層網址=>Add加入,最後按下左上角的「返回 Google 地圖」即可完成。
或按以下連結直接登入後加入Google地圖中
- 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1898~1904) 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JM20K_1904/mapplet.xml
- 台灣新舊地圖比對-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1907~1916)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ja1907.xml
- 台灣新舊地圖比對-五萬分一地形圖(1924~1944)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ja1924.xml
- 台灣新舊地圖比對-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1921~1928)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ja1921.xml
- 台灣地形起伏分層設色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Shaded-Relief/mapplet.xml - 商朝時期歷史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sh_mapplet.xml - 西周時期歷史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xi_mapplet.xml - 春秋時期歷史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sf_mapplet.xml - 戰國時期歷史地圖
http://gissrv4.sinica.edu.tw/mapplet/ws_mapplet.xml
Google Mapplet yao on 07 1 月 2009
赤壁古地圖
Google與電影”赤壁“合作,推出「赤壁古地圖」,使用Google Mapplet(地圖小工具)開發,裡面的美工、程式技巧結合的不錯。
赤壁古地圖裡面有用到三國時期的影像圖層為底圖,且使用淡黃色為主色系很有歷史感。古地圖中的河道亦有修改,有興趣的人可以比較三國時期的河道/湖泊與現今的有什麼不同。在軍隊/人物的移動上使用大型圖片箭頭,在空間中表達時序的關係非常清楚。箭頭圖示可以點選,看更詳細的資訊…
使用Mapplet開發可以將自己作的影像圖資及向量圖資(點、線、面)的資料放在Google Map的平台上提供使用訂閱。使用者亦可以套疊不同圖層,產生不同的用途。例如赤壁古地圖加套疊上觀光地圖或交通地圖,這樣就很適合作旅行的規畫。
提醒一下,要有Google account才能使用Google Mapplet。
相關連結
赤壁古地圖 (正體中文版)
赤壁古地圖 (簡體中文版)
赤壁電影官網 http://th.foxmovies.com.tw/redcliff/
程式
赤壁開發網站 http://code.google.com/p/redcliff/
赤壁Mapplet 程式碼
網站畫面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