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研院 ∥ 人社中心 ∥ 繁體中文 ∥ English
作者:廖德宗(居住於高雄市,從事資訊業,業餘進行人文地理研究)
摘要
二戰期間,日本陸軍在高雄小港的後壁林農場的蔗田中,設立工兵四十八聯隊補充隊,並建造新穎的兵舍,後來再於營區北側興建陸軍小港飛行場。戰後,工兵聯隊的營區成為聯勤第二被服廠,後改為 302 被服廠。這個營區位在高雄國際機場的飛機路南 側,二戰末期也受到美軍轟炸及攻擊,以往被誤為日本陸軍第二十飛行聯隊的營區,事實卻是工兵第四十八聯隊補充隊營區,擔任工兵訓練及守備勤務,現今還留有日本陸軍樣式的營舍。最特別的是,營區留有一座營內神社遺蹟,包括神社的基礎及石燈籠殘跡。 本文以土地為軸線,爬梳二戰期間工兵第四十八聯隊補充隊在高雄的足跡,參考工 兵五十聯隊在屏東的活動紀錄,並進行小港的營內神社的勘查,以補充及釐清這段遺忘 的歷史。
關鍵詞:工兵聯隊、小港飛行場、營內神社
本研究也釐清美軍1944年航拍地圖中,將高雄港內的尖尾艇庫南側水面標示為高雄水上飛機場(Takao Seaplane Station)的議題。 依據《台灣工兵戰記》記載,位於小港的尖尾艇庫是工兵四十八聯隊(工四八)船舶工兵的訓練場所,有製糖鐵道連接工四八營區及尖尾艇庫。第二中隊(船舶工兵)在小港的尖尾地區進行船舶訓練,並利用高雄港外的海岸(紅毛港外海)作高強度的戰鬥訓練。因此美軍1944年航拍地圖將尖尾艇庫南側水面標示為水上飛機場,可能是美軍情報的誤判。
研究論文下載:
廖德宗(2024) 〈高雄小港的原日本陸軍工兵四十八聯隊及營內神社〉,《高雄文獻》第14卷第2期(2024年12月) P37-7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