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史

早在1989年,中央研究院便有同仁意識到地理資訊科學在學術研究方面的重要性,一直到1996年11月,歷史語言研究所正式成立院内第一個地理資訊工作室,並於隔年和計算中心合作,積極建構一個全院性的「地理資訊聯合實驗室」,本專題中心及其前身──地理資訊科學研究計畫,即由該實驗室衍生而成,接著在2004年7月併入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6年3月改制為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期間蒙李遠哲前院長大力協助,撥款購置軟、硬體及取得基本圖資等。

地理資訊科學源自1960年代美、加學者探討以電腦製作地圖,並將其作為國土自然資源規劃與管理的機制。在這一基礎上,首先形成了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之後與遙感(Remote Sensing) 、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技術整合,大為擴充與豐富了地理資訊科學的内涵,使其原本侷限於自然與應用科學領域範疇的運用,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逐漸擴展至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在這一趨勢之下,本院地理資訊聯合實驗室於是應運而生。

地理資訊科學的基本原理,是以最符合人類思考模式的資訊整合應用方法與環境(資料産生、撷取、處理、傳播、呈像,以及依需要加以改變),針對空間資訊的處理提供專屬的資料架構、軟體模組(如空間資訊分析與圖層處理等),以及應用和呈像介面。運用其有效的獲取、儲存、更改、處理、分析及顯示任何形式的空間資訊,進而透過時空架構橋樑,將各種類型、不同時空的資料與數位資訊處理系統作最有效的整合與應用,並以多維方式展現資料的内涵與意義。

基於上述原理,本專題中心近年來除不斷提昇既有地理資訊技術整合、操作與運用的能力外,還積極開展地理資訊科學資料來源的收集,其中包括了大量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新舊地圖、航測與衛星影像的取得及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