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Google Map API
Google Map API 廖泫銘 on 05 12 月 2012
Google推出新的 Google Maps Android API
針對行動裝置上的地圖應用服務開發者,Google推出新的 Google Maps Android API,除了可以快速在2D/3D地圖上切換,以及簡單的手勢操控外,尚有幾個特點
- 根據行動裝置螢幕大小動態調整使用介面
- 開放各式圖層包括路況以及市內地圖讓開發者自由應用
- 可以用比較簡要的程式碼開來發出地標標示及訊息視窗顯示等功能
Google Map API 廖泫銘 on 23 11 月 2012
英國人口普查資料
英國國家統計局利用Google Map推出線上地圖服務Census Map,透過雙地圖同步介面讓使用者可以輕易地比對2001年及2011年人口普查資料之間的變化,同時可以透過下拉選單來選不同的統計變項。
Google Map API 廖泫銘 on 23 11 月 2012
加拿大人口普查資料
加拿大政府推出Canadian Census網站讓社會大眾可以查看加拿大2011年人口普查資料,透過Google Map讓家戶、個人及語言等類型統計資料視覺化(visualisation)。
這個系統特點之一是可以隨著使用縮放到不同比例尺時,系統會自動提供不同細緻程度的統計資訊,當使用放大時會自動調用比較小的統計單元資料,是一個智慧化的統計地理資訊系統。
Google Map API 廖泫銘 on 05 10 月 2012
宋高僧傳之校勘與數位化版本
法鼓佛教學院推動「宋高僧傳之校勘與數位化版本」專案計畫,該計畫目標分為三大部分:1.《宋高僧傳》古籍版本之校勘。2.以XML/TEI標記內文之人名、地名與時間,並對於艱澀的辭彙與用典,提供豐富的注解。3.文本與數位地圖的結合,以Google Map地形圖為底,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提供之「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資料為骨幹,再以法鼓佛教學院佛學規範資料庫做為數位地圖的構成元素。
「宋高僧傳之校勘與數位化版本」網站:http://dev.ddbc.edu.tw/songgaosengzhuan/interface/
Google Map API 廖泫銘 on 20 9 月 2012
地球科學資料入口網站
美國加州大學數位圖書館(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 ,針對大量地球科學及環境科學研究所累積的科學及文獻資料建立一個地球科學資料入口網站DataONE,並開發一套以主題、時間、空間為檢索介面的Web工具OneMercucy。
相關報導:
Google Map API &地理教育 廖泫銘 on 18 9 月 2012
網頁內嵌地形剖面資料
之前曾經介紹過在Google Earth上將一線段KML顯示高度剖面,但針對剖面圖只能存成圖片,如果希望在網頁上內嵌互動式地形剖面圖,則可以利用Google Elevation Service自行開發轉成程式或是利用一個Geocontext Profile網站服務,來製作地形剖面圖,並複製內嵌HTML碼貼到網頁上即可。
Google Earth中顯示地形剖面
利用Geocontext Profile製作地形剖面
以下則是內嵌成果:
Google Map API 廖泫銘 on 06 9 月 2012
高雄市都發局推出高雄住宅地圖App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整合建商提供的建案資訊,套用Google地圖,開發出「高雄住宅地圖」App,提供民眾查詢高雄市歷年住宅推案資訊功能。透過這個APP軟體,除了可以在購屋時做衛星定位,也可以即時瞭解住家附近推案情況、建案使用執照、建築執照核發證明、基地面積、土地使用分區等功能。
相關報導:
Google Map API &教學 廖泫銘 on 30 3 月 2012
Google Map API讀取ArcGIS Server Cache Tile Images
之前曾經發表一篇《符合Google tile schema規範之ArcGIS Server圖資發佈流程》專文,主要是要分享如何利用ArcGIS Server來進行切圖,同時讓切圖規則(投影方式、比例尺、解析度、坐標參考原點)符合Google tile schema規格,雖然國內NGIS也開始參考OGC的標準,開始制定《臺灣WMTS服務規範》,不過這項工作只是在規範如何描述發佈的Tiles Service服務內容,而非直接規範tiles image切圖規則,簡單地說前者是交換標準,後者是資料標準。如果能在資料標準(切圖規格)上優先下手規範或尋求統一,其實也不需要再去發展WMTS標準,不過這件事情在國內似乎很困難有共識,每一個NGIS主題系統的圖臺與服務都會依照各自需求與想法,發展出不同的tile切圖規則,預見將來相關服務的整合會相對地困難。
回到正題,利用ArcGIS Server照Google規範切圖就可以使用了嗎?其實也不然,還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tile images的命名規則(檔案存放的規則),但這問題比較不大,可以透過簡單的公式(函式)轉換即可,所以本文主要是介紹如何在Goolge Map API直接調用ArcGIS Server的Cache Tile Images,而不需要使用ArcGIS Server Map Tile Service,這樣一來就可以把龐大的GIS怪物關掉。
1.設定
如果要直接使用ArcGIS Server來進行切圖成果,在產生tile時並需設定成Exploded類別(如下圖), 如果是Compact類別,因為tile圖檔會被打包起來,所以無法直接讀取。
如果要發佈的是大量影像(例如衛星影像或航照正射影像的cache tile images時,為了增加效率可以,採用mosaic dataset方式,將單幅影像加入mosaic dataset並建好overview, 然後再把它加到ArcMap Map Document去發佈成map services, 如此一來建立cache的就會比較快速。相關的說明可參考下列網址:
2.了解命名規則
要了解ArcGIS Server來tile images的命名規則(檔案存放的規則),詳細可以參閱《多重解析度影像地圖在開放式網路GIS環境之應用》(作者:林佳樺、顏守韓)一文,分析ArcGIS Server Tiles Services的外部連接路徑與真實檔案儲存位置,可以發現以下規則:
理解了編碼原則,在應用端(或 Client端),只要透過簡單的公式(函式)轉換就可以跟其他Google Map相關圖資整合,例如利用一段小的javascript轉碼:
這樣就可以利用Google Map API調用到ArcGIS Server的Cache Tile Images,範例如下:
Google Map API 廖泫銘 on 04 3 月 2012
調查者的足跡:史語所民族學田野照片與標本地理資訊系統
網址:http://gissrv5.sinica.edu.tw/mi/
1920~1940年代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人員,曾在中國西南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民族學調查研究計畫,13次田野調查過程中,收集大量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民族文物」與「田野照片」,對於當代少數民族研究極具參考價值。近年來,史語所除了透過數位典藏計畫重新整理與研究這批史料外,並且嘗試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IS)來將數位化成果進行加值,透過採集地點的地理坐標定位,讓「民族文物」與「田野照片」可以與Google地圖整合,並恢復當年民族學調查路線,以及呈現出文物分佈空間特性,深化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資料之研究。
開發協助: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參考資料:
- 王佳涵(2011), 調查者的足跡:中研院史語所民族學調查資料之重建再現,第9屆兩岸三院資訊技術交流與數位資源共享研討會, http://2a3y.ascc.sinica.edu.tw/2a3y2011/file/text/02.1.pdf
Google Map &Google Map API admin on 21 2 月 2012
Google Maps API 申請方式變更
近日 Google 已變更其 Maps API 的申請方式,若您現在透過早先的方法申請 API Key 應該會得到底下的訊息畫面。

大意是 Google 不再提供該種方式申請 API Key ,而是改由所謂的「APIs Console」進行所有 API 的管理。
在 Google Maps API 的部份,官方網站目前是建議使用新版本(v3)的 API 進行開發,若您仍希望繼續使用 v2 的版本進行開發,您可能需要進行部份設定的修改,底下是我們的設定流程:
- 使用 Google 帳號登入 APIs Console ( https://code.google.com/apis/console),並將 Google Maps API v2 的選項打開,如下圖所示:
- 依據您的需求產生對應的 Google Maps API Key ,若您是要繼續採用 v2 版本的方式使用 Google Maps API ,請選擇「Create new Browser Key」,之後將產生的 Key 依據過去的方式填入對應的位置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 依目前觀察,已經在使用中的 Google Maps API Key 是可以繼續使用,並不會因為產生 Key 的方式改變而有所變更。
- 新的方式會統計並限制使用量(目前是限制每天 25,000 次查詢),若超過用量則需給付相關費用才可繼續使用。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