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研院 ∥ 人社中心 ∥ 繁體中文 ∥ English
之前曾開發「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APP」因為維護成本因素已經不再更新,並從Google Play 商店及Apple Store陸續下架;不過,依然在許多田野走讀、野外調查時,會需要即時歷史地圖定位套疊的需求,目前Google地球手機版(APP)有支援套疊影像圖層功能,可以作為替代方案,可以任意下載台灣百年歷史地圖各類圖層來運用,加上Google地球APP本身有旋轉、3D地形、建物模型等功能,使用上較早期APP更為便利。以下說明使用方式:
1.前往「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WMTS 服務」網頁(每個城市版本都有對應獨立的WMTS服務網頁),下載後續會運用的歷史地圖圖層KML檔案,舉例下載最常使用的「1904-日治臺灣堡圖(明治版)」及「1921-日治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兩項圖層,建議可以直接儲存於Google雲端硬碟上,後續就可以直接在APP讀取。
2.在行動裝置下載安裝「Google 地球」APP,啟動後設定APP圖層選項;因為考量後續是要套疊歷史地圖,建議將[基本地圖]設定為地圖、[參考圖層]開啟參考專案功能、[3D 建築物]關閉顯示。
3.新增專案後,使用[從雲端硬碟將檔案匯入專案]功能分兩次加入歷史地圖KML圖層。
4.後續就可以選擇要顯示(套疊)的圖層以及透明度;啟動[顯示你的位置]功能就會自動定位到使用當下的所在地點,比對現地與歷史地圖上的地形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