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訊息-製圖六體的文獻解讀~兼談中國古代地圖測繪技術

Wednesday, April 25th, 2012

演講人:邱仲銘教授 (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退休)
演講題目:製圖六體的文獻解讀~兼談中國古代地圖測繪技術
時間:2012年6月5日(二) 14:00~16:00
地點:中研院人社中心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范毅軍研究員 (本院人社中心GIS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演講海報:<<請參閱>>
文稿下載:<<請參閱>>

NASA公布上海市夜景

Wednesday, April 18th, 2012

美國太空總署公布一張2012年3月27日所拍攝的上海市夜景,可以了解上海市都市化的程度。

 NASA’s Earth Observatory網站:http://earthobservatory.nasa.gov/IOTD/view.php?id=77658&src=eoa-iotd

acquired by NASA in March 27, 2012

acquired by NASA in August 22, 2002

台灣即將出現第一家古地圖書店

Monday, April 9th, 2012

本文轉載自  【2012/04/08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台灣即將出現第一家古地圖書店,「舊香居」四月中旬將在台灣大學對面開設第三間分店,店內收藏近千張古地圖原本,是台灣首間古地圖舊書店。

有了GPS定位系統、Google網路地圖,還需要紙版地圖嗎?吳雅慧說,正因紙版地圖快速消失,反而喚起現代人收藏古地圖的熱情。舊香居數年前展出清代海防官員收藏的台灣地圖,展覽還沒開幕,價值數百萬的老地圖即被聞風而來的藏家整批買走。

舊香居店主吳雅慧表示,繪製地圖是西方的嗜好與專長,日本人也是「地圖迷」,殖民台灣期間繪製大量地圖,埋下台灣收藏古地圖的種子。

舊香居收藏的古地圖,橫跨清代、日據到民國七○年代,是舊香居三代逾半世紀的收藏。吳雅慧祖父經營資源回收站,吳爸爸一九七二年便創辦「日聖書店」、經營古畫與舊書生意。吳雅慧說,祖父與父親都是地圖迷,從小家中就有各式色彩繽紛的老地圖。

舊香居台大店掛了許多畫,走近一看,赫然發現這些「畫」都是地圖。吳雅慧說,日本殖民政府為了解台灣,大規模田野調查,將成果繪製成各種專業地圖。而日式地圖不只為了「指路」,更具裝飾與收藏價值,台灣光復初期依然沿襲此一風格。

演講訊息-『古地圖與土牛溝』

Thursday, March 22nd, 2012

講者:魏德文 先生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發行人,曾任臺北市文獻會委員,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金鼎獎終身成就獎)
題目:古道與古地圖
時間:2012年4月10日(二) 14:00~16:00
地點:中研院人社中心第一會議室
主持人:范毅軍研究員 (本院人社中心GIS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演講海報:<<請參閱>>

西洋古代帆船模型古地圖展

Monday, March 12th, 2012

十七、十八世紀西歐列強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步伐不斷加劇,風帆戰艦不僅扮演爭奪海上霸權的角色,同時也保護從殖民地在運財物回國的商船。當時所建造的風帆戰艦除了火力強大以外,做工也極為精巧華麗。此次展出的帆船模型都是根據原船尺寸縮小比例精心打造,完美的將歷史與藝術結合在一起,每艘船也都有著一段段盪氣迴腸的故事,非常值得我們細細去品味。

古代航海家揚帆遠航探索世界,並將其紀錄下來,透過繪圖師的巧手繪製成一張張珍貴的地圖。手繪地圖不只是一件單純的古董或藝術品,其所蘊含的地理、社會訊息等歷史,亦增加其收藏的價值。

▇ 展覽時間:2012/3/3~2012/4/1

▇ 展覽地點:台中市立大墩文化中心文物陳列室(一)

演講訊息:風火台北 —台北街道紋理中二個被遺忘的歷史印記

Wednesday, March 7th, 2012

講題:風火台北 — 台北街道紋理中二個被遺忘的歷史印記
講者:洪致文副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時間:2012年3月13日, 12:20~14:00
地點: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202會議室
摘要:《
請下載

故宮推出清代治水文獻特展

Tuesday, March 6th, 2012

水到渠成-院藏清代河工檔案輿圖特展
展期:2012/02/18 ~ 2012/09/16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陳列室104
展覽網站:http://www.npm.gov.tw/exh101/water/

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於正館104陳列室推出「水到渠成─院藏清代河工檔案輿圖特展」,展出清代皇帝御覽批閱的輿圖密檔,使觀眾深入瞭解清代治河與興建水利工程。

河工,是政府整治河道等工程的總稱,舉凡建築水壩、開挖引河、加固堤堰、疏濬河道等均屬之。傳統以來中國以農立國,農業經濟的穩定發展不僅是社會民生安定的基礎,更是王朝政權與財政收入的重要依據。歷代政府無不投注大量人力、物資,整治河道與興修水利,期以穩固農業生產與民生經濟,使國家得以長治久安。滿族入主中原,仍延續歷代王朝以農立國的經濟傳統。在汲取歷代治河的經驗中,清代政府不僅在控制河患發展出更為成熟的知識,而在防災制度與工程技術上,也顯示出較前代有進一步的創新與發展。

故宮所藏清代河工輿圖及其相關檔案數量相當豐富,內容除整治黃河、淮河、運河、疏濬洪澤湖、築錢塘江等工程文字紀錄外,更包括地方官員為奏報治河過程所特別繪製的一幅幅精美工程圖樣。本展覽共分為「名川巨泊」、「治河對策」、「治河名臣」三個單元。

第一單元以「地」為重心,展出院藏黃、淮、運三河道輿圖、清廷整治黃淮運交會處的洪澤湖流域圖,以及浙江省錢塘江圖等,藉以呈現清代時期著名河湖地貌形勢。

第二單元以「事」為主軸,藉由清代數件治河事例,說明清代君臣面對河患時所提出的一系列決策與整治方案。其中,乾隆43年河南儀考大水災,透過奏摺與官書的記載可窺見當時君臣面對河患威脅的治理過程;乾嘉年間永定河水災漫溢,藉由河道官員報告修壩的奏摺、工程圖式,瞭解江河變遷無常、地貌也隨人為治理變化的相互關係。

第三單元則以「人」為主體,介紹有清一代重要的治河名臣,讓民眾領會他們在治河工程的貢獻,以及在提升治河技術的努力。包括康熙時期治河名臣靳輔、陳潢、張鵬翮,雍正年間的齊蘇勒、嵇曾筠,乾隆治世下的高斌、嵇璜、康基田,嘉慶、道光朝的林則徐與麟慶等。清代治河名臣既有漢官,也有滿人,更不乏蒙古籍大員,體現出清代不分種族,不分籍屬,共同為整飭河工、安定民生,穩定國家投注畢生的心力。

延伸閱讀:

新一批冷戰時期美軍間諜衛星檔案資料解密

Sunday, March 4th, 2012

2011年9月17日,美國國家偵察局(The 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針對一批冷戰時期,美軍GAMBIT及HEXAGON間諜衛星相關檔案進行解密對外公開,內容包括文件、照片、圖畫、檔案簿及影片。美國自1960年8月發射世界上第一顆照相偵察衛星以來,執行了很多偵察衛星計劃,主要是用於代替高空偵察機(例如U-2偵察機)來了解前蘇聯以及其他國家的軍事實力與動態,目前世人比較熟知的是CORONA衛星。

美國光學照相偵察衛星大體上分成三代,第一代(即CORONA)間諜衛星分別配置光學照相偵察衛星即Keyhole 1~6(簡稱KH1~6),分別使用不同的全景式相機或畫幅式相機,地面解析度最高1.8米,1995年這批第一代照相偵察衛星拍攝所拍攝的照片正式解密,總計高達86萬餘幅影像;第二代GAMBIT及HEXAGON間諜衛星,使用更先進的攝影系統KH-7~9,地面解析度高達0.6米,對軍事目標判別有重要意義,2002年這批第二代照相偵察衛星拍攝所拍攝的照片正式解密,總計高達5萬餘幅影像,此次公開即是第二代GAMBIT及HEXAGON衛星任務的相關技術文件。

1963年第一次發射GAMBIT 1衛星,配備KH-7攝影系統,是美軍最早期詳查型間諜衛星,每顆星用兩個回收膠卷艙將底片膠卷送回地面,一般工作壽命一般為5天,主要用於偵察前蘇聯當時的新式SS -7、8洲際彈道導彈;後續,在1966年發射GAMBIT 3衛星,配備KH-8攝影系統;1971年發射HEXAGON衛星,配備KH-9攝影系統,主要作為製圖之用,地面解析度約6米。

這些早期的光學照相偵察衛星都是需要利用傳統底片拍攝,如何將太空中所拍攝完成的偵察底片送回地面是一大考驗,因此美軍發展出透過飛機在空中回收底片膠卷艙的驚人技術。

進階閱讀:

2011年度最佳地圖設計

Saturday, March 3rd, 2012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理系空間分析研究中心(UCL 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選出2011年度最佳地圖設計作品,除了傳統紙張地圖外,也包括了網路地圖、動態地圖等作品。

Paul Butler’s Facebook Connections Map

 

National Geographic Surnames Map

更多有趣的地圖設計,請前往“The Best Maps of 2011閱讀。

英國推出Old Maps Online網站

Friday, March 2nd, 2012

Today sees the UK launch of a new website Old Maps Online. Created in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Great Britain Historical GIS Project based at the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and Klokan Technologies GmbH based in Switzerland and funded by JISC as part of their Content Programme for 2011-13 it offers a new way to search digitised historical maps.

Described by its creators as ‘like google for old maps’ it allows the user to zoom and pan on a world map, or type in a place name and instantly get a listing of maps available that most closely match the place and scale of map visible in the map viewer. Users can also narrow their search by date using a time slider bar. The default setting will locate the map viewer on the physical location of the user. As the user zooms in or pans the map listing is simultaneously updated. The map listing identifies maps by their name, publication information and presents a thumbnail image. Once the user finds a map they wish to investigate more closely, clicking on the map details in the listing will bring up the meta-data record for the individual map. From there the user can click through to immediately see a full-sized online image of the historical map at its host institution. There is no requirement for passwords, subscription or download to view the image.

This innovative search engine allows users to search through map catelogues across a number of institutions in a geographical way. Users will no longer have to spend time identifying which institution might hold the maps they want to view, a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holdings of individual map libraries are presented together in a single interface. Initial map holdings come from the David Rumsey Map Collection,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 The British Library, the Moravian Library and the map collection of A Vision of Britain through Time and more will be added over the coming months.

The site was launched at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during a special workshop ‘Working digitally with Historical Maps’ which was part the Association of Amercian Geographers’ conference and at the Gerald Aylmer Seminar 2012: Locating the Past held today at Chancellor’s hall in Senate House, which is part of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http://www.oldmapsonline.org.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