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 台灣醒報 2013-05-08 劉彥萱台北報導
消基會號召建置AED急救地圖!消基會8日呼籲消費者到公共場所,舉凡找到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所在位置就打卡定位,這樣萬一朋友有AED的需要,可緊急在臉書上找到設置位置,民眾上網也能立刻找到AED位置,發揮救命功能。
消基會指出,希望號召民眾一起收集5分鐘救人一命的AED平面配置圖,只要先拍下AED實體照片與該點平面配置圖(如在戶外可一併拍下附近明顯可辨認的標的物,若是在室內剛好有平面配置圖可一起拍照上傳),再來標記AED的所在處,最後將照片上傳至消基會的Facebook粉絲專頁即可。
根據國外資料指出,如果能在突發心跳停止的一分鐘內立即給予電擊,心跳回復正常的成功率可達九成,每延遲一分鐘,成功率會以每分鐘7%至10%下降,在心跳停止超過五分鐘後,救治成功率僅剩50%,且腦細胞已經造成不可逆之損害,一旦心跳停止超過10分鐘,就會造成腦死的結果。但台灣的急救醫療體系,救護車到達事發地點的平均時間為11分鐘,大多已經錯過救治心臟的黃金時間!
另外,也有專家表示,單單藉由CPR(心肺復甦)救回的機率並不高,因為這中間牽扯到心律不整的問題,因此需要藉由電擊讓心跳恢復正常,也就是CPR+AED,如此一來,存活率便會增高。我國AED增置落後日本,全台各縣市裝置AED數量雖比去年倍增,但仍遠低於日本。消基會自去年9月,調查國內配置AED的情形,醫院外AED的總數僅4000多台,相較於日本於2004年才推動「公眾電擊(PAD)」,院外AED的數量卻高達到35萬台。而台灣85%的AED則是配置在消防單位及國防的急救單位,交通航站、學校、健身房等公共場所,卻只占了15%。
目前全台各縣市裝置總數1200台AED(不含軍方及消防單位),數量比去年增加一倍(去年約613台)。進一步檢視各個大眾運輸、景點、校園、賣場等公共場所,去年9月設置有250台,到今年1月止,已增設為600台,增幅為140%,雖然均已翻倍增置中,但和日本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消基會表示,雖然目前已經增加各縣市AED設置台數,但如果以全台人口換算每人能夠使用AED的台數,仍會發現嚴重不足,日本每10萬人人口約可使用274台,但台灣可使用AED的平均台數,每10萬人最多也只有連江縣70.07台、花蓮縣16.12台、金門縣13.19台、台北市10.13台、澎湖縣10.11台。
最後,消基會呼籲政府機關、國營事業、公共運輸系統和企業界,應趕緊增設AED,普及AED的設置數量,抓住救命的黃金5分鐘。
相關報導: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近來透過媒體宣傳全台各地興待用餐點的愛心活動,透過待用餐點的好意,可以讓趕不及回家煮飯的單親爸媽,不用擔心孩子挨餓。由於這些提供待用餐點店家屬於自發性活動且空間上分布十分分散,因此如何透過整合平台來媒合需要幫助的人,就從為重要的課題。所幸,家扶基金出面承擔這個資訊收集與媒合角色,整合全台有四十多個據點的家扶中心,家扶中心串聯全台七十個待用店家,利用免費的Ushahidi軟體架起「台灣愛心地圖」平台將資訊集中彙整,同時透過各地志工將訊息傳遞給需要的家庭。


相關報導: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行政院正在推動政府開放資料(Open Data)政策藉以,增進政府施政透明度、提升民眾生活品質,滿足產業界發展需求,第一步則是建立共用平臺:政府資料開放平臺(data.gov.tw),目前該系統已經上線提供各界測試。

相關報導: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2013美國開放街道圖國際研討會(US OpenStreetMap conference)將於2013年6月8-9號在舊金山舉行。
詳情可參見網址: http://stateofthemap.us/index.html

有興趣者可以先參考State Of The Map 2012相關議程與簡報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比賽辦法:http://www.esri.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layout=blog&id=91&Itemid=118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02年6月28日下午18:00截止。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暨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加值處理分送中心
協辦單位: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系、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互動國際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在QGIS軟體中如果使用shapefile來儲存空間資料(點、線、面),因為shapefile是使用很老舊的DBase格式來儲存屬性資料,所以不接受使用中文來當作屬性表格的欄位名稱或者是過長的欄位名稱。倘若使用者為了閱讀便利希望以中文顯示欄位名稱則可以參考以下方式處理:
在圖層(TOC)選擇點選目標圖層,按下滑鼠右鍵開啟[圖層屬性-]>[欄位],在別名(alias)上鍵入中文名稱。如果希望之後開啟圖層時,保持中文顯示,則可以儲存樣式(附檔名為*.qml),檔名要與shapefile名稱相同。

設定完成後開啟屬性表格時,欄位名稱就會以中文顯示。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負責國家地圖(National Map)編製,近幾年USGS接受OpenStreetMap概念,開始探討如何透過志願者地理資訊(VGI)來更新國家地圖資料庫,近期正式啟動“The National Map Corps”計畫,透過網路志工的參與,收集公共場所/機構(public places)的地理資訊,包括:公園、學校、郵局、警局等。目前開放美國部份聯邦州的資料庫參與這項計畫,預計2013年年底全面性開放,USGS希望透過這項計畫讓國家地圖資料庫可以持續更新,保持內容正確並且對公民開放。
線上地圖編輯介面
綠色是目前啟動The National Map Corps計畫的州
相關報導: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在QGIS的開發版本中有一項有趣的功能 - 使用者可以在圖層中加入html語法的提示。
以下截圖來源為http://nathanw.net/2012/08/05/html-map-tips-in-qgis/
1. 選擇圖層屬性,將會多出顯示(display)分頁,選取後將會如下圖所示,可讓使用者加入html的圖層提示。

2. 以html語法鍵入想要顯示的效果,如下。

3. 完成後的效果如下。

4. 同時也支援css,讓設計更加靈活。

本功能目前僅在QGIS開發版本中,官方安裝版本尚無此功能。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QGIS 1.8版屬性資料中文顯示會變成亂碼的問題,目前有一個暫時的解決方法,就是安裝一個shapefile編碼修正Shapefile Encoding Fixer Plugin,以下是簡要的操作流程:
1.首先新增一個附加元件主機:[附加元件]->[Python附加元件]->[附加元件主機]->[新增] 加入一個主機網址資訊http://plugins.qgis.org/plugins/plugins.xml。

2.安裝附加元件:[附加元件]->[Python附加元件]->[附加元件] 搜尋Shapefile Encoding Fixer,找到後進行安裝。

3.加入圖層,檢視屬性工作表,倘若有發現中文字碼錯誤,則可以啟動Shapefile Encoding Fixer Plugin工具進行編碼錯誤修正。

4.選擇清除編碼設定(Clear LDID and delete CPG file)

5.完成後重新檢視屬性工作表,中文顯示就會恢復正常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開放街圖(OSM)於地理資訊系統(GIS)與地理實察之應用教師研習活動將於2013年3/6、3/13兩天上午於台北市文德女中宣文樓電腦教室舉行,課程內容如下:
課程日期
|
2013/3/6、2013/3/13 |
課程時間
|
上午9:10-12:00 |
課程主題
|
學習運用OSM線上工具,編輯開放街道地圖及如何將其運用於地理資訊系統與地理實察上 |
課程講師
|
鄧東波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劉濠雄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報名方式
|
請於102年3月4日(第一梯次)、102年3月4日(第二梯次)前逕至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之研習電子護照網站登入並完成薦派手續。
研習名額限40人,依上網報名先後順序錄取。 |
轉貼至個人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