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USGS負責建置美國國家地圖(The National Map),並提供多元Open Data服務類型:http://basemap.nationalmap.gov/arcgis/rest/services/

其中,有幾個WMTS圖層對於美國地理相關介紹十分有用:
- USGSImageryOnly WMTS
http://basemap.nationalmap.gov/arcgis/rest/services/USGSImageryOnly/MapServer/WMTS

- USGSTopo WMTS
http://basemap.nationalmap.gov/arcgis/rest/services/USGSTopo/MapServer/WMTS
- USGSShadedReliefOnly WMTS
http://basemap.nationalmap.gov/arcgis/rest/services/USGSShadedReliefOnly/MapServer/WMTS
- The Vector base map service for The National Map
http://basemap.nationalmap.gov/arcgis/rest/services/TNM_Vector_Small/MapServer/WMTS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隨著Open Data日漸普及,純文字型態之JSON及GeoJSON資料格式也越來越普遍,新版QGIS(2.10版以上)已經支援一次開始多圖層GeoJSON格式支援。操作如下:
測試資料一:test.geojson
測試資料二:Tainan_County.geojson
1.圖層 -> 加入圖層 -> 加入向量圖層

2.選擇檔案格式GeoJSON(*.geojson *.GEOJSON),並指定正確檔案路徑。

3.複選要增加的圖層。

4.同時讀入多個圖層,可以分別為點、線、面類型。

相關資訊: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為配合政府推動資料開放政策(Open Data),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提供可開放之數值、圖資檔案,提供大眾免費下載使用(SHP或KMZ格式):
http://ngis.ncdr.nat.gov.tw/ncdr-portal/OpenNcdr.aspx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針對台北市易淹水地區,水利處根據歷史資料以及水文模擬,製作台北市降雨淹水模擬圖,原本是供市府內部參考,因為柯市長要求,已經於9月25日在「臺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公開這個資料。本文主要介紹如何利用QGIS來檢視這個資料。
1.從「臺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下載可能淹水範圍及深度資料(有三種降雨量模擬情境)。下載格式為kmz,本身為壓縮格式(zip),請先利用解壓縮軟體將內容解開成doc.kml。
2.利用QGIS軟體,圖層->加入圖層->加入向量圖層,將上步驟的淹水潛勢範圍kml檔案讀入。

透過QGIS就可以將淹水潛勢範圍資料展示出來,但仍因缺乏參考底圖並無法提供決策支援。

3.進一步,圖層->加入圖層->加入WMS/WMTS圖層

新增一個WMTS連線,輸入國土測繪中心服務http://maps.nlsc.gov.tw/S_Maps/wmts

將通用版電子地圖(EMAPS5)加入。

4.QGIS便會將台北市政府淹水潛勢範圍套疊上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的通用版電子地圖,使用者可以進行一步透過圖面操作(放大、縮小、平移),就可以檢視特定地點是否落於淹水潛勢範圍中。


5.可以進一步透過WMTS服務,將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服務:http://gis.sinica.edu.tw/tileserver/wmts)圖層加入,透過圖層比對會發現很多淹水潛勢地區都與台北市早期埤塘水圳位置密切相關。


相關報導: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配合濕地保育法於104年2月2日實施,內政部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發佈「國際級及國家級之重要濕地」圖層WMS介接服務,全國濕地共83處。
國家重要濕地保育計畫網重要濕地圖資套疊:
http://wetland-tw.tcd.gov.tw/WetLandWeb/map.php
國家重要濕地WMS服務:
http://giss.tcd.gov.tw/tcdmap/services/WebService/WETLANDS_OF_IMPORTANCE/
MapServer/WMSServer
一般使用者可以利用QGIS中「加入WMS圖層」功能,將「濕地」圖層加入,並進一步透過「加入WMTS圖層」方式加入臺灣全島底圖,例如:通用版電子地圖。

圖層加入後,會發現該WMS圖層有白色背景(非透明圖層),會遮蔽底圖。

可以利用圖層的樣式設定中,混合模式選擇「乘」的方式。

如此,就可以順利將「濕地」圖層與通用版電子地圖套疊在一起。

進一步可以進行大圖輸出。

另外,林務局亦有建立「生態調查資料庫地圖查詢系統」,亦有收集 國家級重要濕地及地方級重要濕地分布GIS圖層。

GIS圖層下載:
https://ecollect.forest.gov.tw/EcologicalMap/kml/國家級重要濕地.kml
https://ecollect.forest.gov.tw/EcologicalMap/kml/地方級重要濕地.kml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所建置維護之「土石流防災資訊網」提供臺灣土石流防災方面即時資訊與專業知識。

順應Open Data趨勢,該資訊網也將部分圖資提供免費下載,其中比較有特色的圖層:
- 土石流潛勢溪流圖層
- 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圖層
- 山坡地範圍
- 土壤圖
詳細內容請參閱:http://246.swcb.gov.tw/OpenData.aspx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在GIS應用上很常使用的一個方法為屬性結合(Table Join),實作上會先加入一個shpap file及一個文字檔案,然後將兩者結合起來,再進行後續應用。在QGIS中加入文字檔案,有時會使用「加入圖層→加入向量圖層」進行作業,但使用此方法會使加入的檔案欄位將全部變為String(字串)格式

這樣的作法對於後續分析將會造成限制(因為字串並無法計算)。
為避免此一問題,加入文字檔案時應使用「加入圖層→加入分隔文字圖層」,然後指定此一檔案「無幾何欄位」,使用此方法加入的檔案系統即會自動判識類別,而不會將所有欄位自動轉成字串。


轉貼至個人Facebook
使用資料:臺南市鄉鎮界圖層(10_tn-village.shp)(前往臺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下載)、登革熱病例數(0908.csv)(前往臺南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登革熱專區下載)
目的:將文字資料轉換為GIS圖層,統計各區及各里的病例數,並製作其漸層地圖
流程:
1. 使用「圖層→加入圖層→加入向量圖層」加入臺南市鄉鎮界圖層(10_tn-village.shp)(註:該圖層編碼為Big5,坐標系統為TWD97)。
2. 使用「圖層→加入圖層→加入分隔文字圖層」加入登革熱病例數0908.csv)(註:該檔案編碼為Big5,坐標系統為WGS84)。前述步驟完成後,可得如下圖套壘結果。


3.本例中將使用「多邊形中的點」工具,使用此工具時,兩圖層必須擁有相同的坐標系統,以防發生錯誤。故先將臺南市鄉鎮界圖層(10_tn-village.shp)轉存為WGS84坐標。


4. 點擊上方工具列「向量→分析工具→多邊形中的點」,依序輸入所需資訊如下圖,可計算出各鄉鎮中的病例數。(在輸出圖層10_tn-village_count.shp的PNTCNT欄位)。


5. 在本例中,因為有些鄉鎮並無病例(在屬性表中為NULL),使用「漸層」時會無法分類,故先將NULL值轉變換成0。


6. 在圖層10_tn-village_count.shp上按右鍵→屬性→樣式中,選擇「漸層」方法,本例中將以分位數法將”PNTCNT”欄位的值分為五類,並漸層展圖。

7. 結果如下所示。

相關報導:
轉貼至個人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