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德宗(居住於高雄市,從事資訊業,業餘進行人文地理研究)
一、桃子園地名由來
清代打狗山的西北側海岸有一桃子園聚落,地名有三種說法,一為山坡盛產桃子、桃樹,故稱為桃子園。二為受陶淵明桃花源記影響,依山傍海,與世隔離,如同世外桃源。三為此地在《康熙台灣輿圖》的果樹像楊桃樹,可能是楊桃園,而耆老也說聚落有種楊桃。清代時期此地為桃子園庄,居民以捕魚及砍材為生。而文字的「仔」與「子」相通,兩者均是正確用字。
二、從尋根活動到繪製聚落地圖
1939年,日本海軍興築左營軍港,作為南進基地,因此桃子園居民被迫遷村,帶著聚落守護神保生大帝神像,分別遷到左營新庄子及鼓山內惟,並於戰後興建新庄子青雲宮及內惟青雲宮。後來新庄子及內惟經歷繁榮時期,生活穩定,於是桃子園移民於1999年、2001年、2010年、2011年,向軍方申請回到桃子園進香或尋根活動,筆者雖不是桃子園子弟,受邀參與2011年11月活動,來到耆老記憶中的青雲宮舊址,現地全無舊聚落的遺跡,感觸耆老懷鄉的感情。
後來接續的耆老訪談活動,老輩擔心子孫會忘記了桃子園故鄉的故事,青壯輩除了舉辦耆老說故事、老照片收集、繪畫活動之外,還能作什麼事? 當時筆者提議繪製一張桃子園庄聚落位置圖,標示桃子園聚落的全部住戶位置及人名,這樣子孫就知道阿公以前住的位置了。
三、聚落地圖的繪製過程
在2011年,國內的日治地籍圖及登記資料簿尚未公開,透過服務於地政局的桃子園子弟協調,取得楠梓地政事務所保存的1903年鳳山廳興隆內里桃子園庄圖(縮尺為千百二分一),那是分幅掃描的日治地籍圖掃描檔案。由於桃子園庄位在邊陲海邊,1903年第一次地籍圖測量之後,地籍線很少分割,圖面乾淨,是一份凍結在1939年遷村前的地籍原圖。2011年,楠梓地政事務也提供全部桃子園庄的土地登記簿影本。那樣製圖的素材(圖形及屬性資料)就齊全了。繪製過程如下。
第一項工作是將地籍圖的影像檔,作各分幅的切圖,再作接圖。做法是用影像軟體將掃描檔轉正向北、切去圖框,然後將分幅地籍圖拼接成一張聚落地圖的底圖。然後以大型印表機,作大圖輸出,作為工作底圖。此外,因需對日治地籍圖作位置定位,以便畫上新的道路,因此採用Google Earth軟體作影像檔及數值地籍圖shp檔的套圖,再藉由後期的地圖資訊,在日治地籍圖上畫上軍用道路的位置線。
第二項工作為裝訂日治土地登記簿影本,翻閱每一筆番地的土地標示及業主權,紀錄有產權的地主姓名,土地移轉過程,各家族住在哪一筆番地上,各旱田(畑)、雜地是誰家的土地。並研判耆老所說的青雲宮、廟庭、小學、土地公廟、碾米場、店仔、古井、大榕樹等地標,可能在哪一個地方?
第三項工作為閱讀桃子園聚落相關文獻,收集各姓家譜,並作耆老訪談。先從文獻中,瞭解桃子園聚落有九大姓氏家族,分別為陳、林、李、許、鐘、王、顏、盧、黃等,還有非屬於九大姓的家族,如馬、蔣姓等,哪些人是住在哪一個番地上。當進行耆老訪談時,需帶著工作底圖,將耆老敘述的土地位置,進行地籍圖的位置連結,並多次推敲,才能定案。
第四項工作為以CorelDRAW軟體進行聚落位置圖的地號、姓名、地標的標註。在日治地籍圖的空白空間上,標註各番地的住戶的全部姓名或主要姓名,並標註社頭、社尾,及廟宇、學校、派出所、店仔(柑仔店)、古井、誰家的園仔、中學生露營地等。
第五項工作為以Coledraw軟體作圖面的整飭,圖面空白處增加老照片影像,加上圖名說明等。最後產製出圖檔,送給印刷廠印製300份紙圖,分送新庄子及內惟的青雲宮及各家族。
四、結語
桃子園庄聚落位置圖由廖德宗2011年11月策畫及製圖,協同者為內惟的黃進雄先生,新庄子的馬哲賢先生及黃慶德里長,並由內惟青雲宮、新庄子青雲宮協辦。從圖籍收集、繪製底圖、耆老訪談、製圖、校正、到2012年3月完成印刷,歷時共五個月。這是屬於桃子園居民共同的創作,將聚落居民的故鄉記憶,繪製在一張準確的日治地籍圖上,成為珍貴的聚落地圖。當完成之後,耆老們看到印刷地圖,是感動及激動的心情;也有居民激動的說,現在才瞭解長輩說故事的場景及親戚居住的位置。
筆者在2012年期間,當時工作業務忙碌,係利用工作空檔,一人單獨完成製圖工作,之後也未作完整紀錄。近年,散居各地的桃子園子弟,期待能再印製此聚落地圖。因此將桃子園庄聚落位置圖JPG檔公開,大家自行下載列印或作文史使用。地圖內容若有發現錯誤或未被列入的家族或姓名,可提供資訊給筆者,作為後續修訂再版的參考。
此地圖的製作雖已近十年,藉由當時的活動照片及檔案,仍可清晰回顧歷程及紀實。也感謝楠梓地政事務所典藏的檔案,才能完成桃子園庄聚落位置圖。
桃子園庄聚落位置圖JPG檔(14MB) 連結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