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地圖俱樂部> 陂、坡、埤?

陂、坡、埤?

Thursday, December 24th, 2015 at 13:19

在傳統農業社會中,水利灌溉設施是攸關經濟生產的重要依靠,因此,在臺灣早期地名中有許多與水圳及池塘相關的用字,最常見的就是「陂」,「陂」字有池塘、蓄水池的意義,台語又讀 pi。若仔細查看明治版《臺灣堡圖》,在現今台北市南港區、內湖區及新北市汐止區範圍,從清代以來就存在有許多的陂塘,例如:永春陂、中陂、後山陂、新庄仔陂、三重埔陂、十四份陂、五份陂、象頭陂。

Pi_1

台北市南港區早期陂塘

Pi_2

台北市內湖區及新北市汐止區早期陂塘


日治時期大正九年(1920年)臺灣總督府實施大規模地方行政區域變革,部分台灣古地名,也隨之更動;其中「陂」統一被改成「坡」字,這樣改變可以透過大正版《臺灣堡圖》詳細掌握。「坡」字一般是指地勢傾斜的地方,並沒有池塘的意義,這樣的改變往往會造成今人對於地名源流解釋上誤謬。臺灣光復後,指涉灌溉池塘的常用字又改成「埤」,因此常常會發生在地圖、解說牌或書刊上發生「陂」、「坡」、「埤」三字同時出現的混亂現象。舉例來說:今日臺北市信義區的後山捷運站,清代則位於後山庄,日治中期改成後山;臺北市信義區的中南路及中路,清代位於中庄,日治中期改成中

Pi_3

台北市信義區後山埤、中坡南路地名變革

又舉今日宜蘭縣冬山鄉得安村內的梅花湖為例,清代稱大,日治中期改成大,今日鄰近的道路則稱為大路。

Pi_4

宜蘭縣冬山鄉大埤地名變革

清代「pi」這個音在清代也可能被書寫成「坡」或「埤」等異體字,若從字音辨識則能知道其關連性,這三個字在臺灣堡圖上所標示片假名拼音皆為「ビ―」;1920年行政變革中,「坡」字則被改成「埤」字,例如今日的雲林縣大鄉,清代名為大頭庄,1920年改為大。彰化縣鄉,清代名為頭庄。

Pi_5

雲林縣大埤鄉地名變革

Pi_6

彰化縣埤頭鄉地名變革

下回看到有關「陂」、「坡」、「埤」的地名或路名時,不要望文生義,還是要溯本追源透過地圖探究該地名的起源及沿革。

 

本文地圖影像出處皆截錄自「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