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最新消息> 研究論文:二戰末期臺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

研究論文:二戰末期臺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

Monday, November 10th, 2014 at 14:58

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洪致文教授運用1944~1945年美軍所拍攝的舊航照影像以及繪製的城市地圖,進行臺北市區疎開空地帶研究,於《地理學報》發表學術研究論文一篇。

洪致文(2014) 二戰末期臺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地理學報 73 期 (2014 / 06 / 01) , 53-77。DOI:10.6161/jgs.2014.73.03。

論文摘要:

在先前的研究中,以美軍拍攝北市內於二戰最末期的航照加以判讀,已經確認了臺北市內在1944-45年間所緊急開闢,為了防空而在都市中所劃設的疎開空地帶,並且也探討了這些空地帶在戰後的變遷,與對台北城市發展的影響。然而,僅以航照做判讀,只能略知主要的空地帶空間分布,而較難獲致全貌。本文以臺灣總督府報在1944年11月及1945年4月,兩次更為詳細的防空空地、防空空地帶指定,配合戰後處理這些被緊急徵用之都市用地情形,歸納出第一次指定(1944年11月)的六處防空空地與六處防空空地帶,以及第二次指定(1945年4月)的二十處防空空地帶位置。依照戰後的統計,第一次指定共拆除房屋351間,拆除房屋基地面積39,285平方米,第二次的指定則規模更大,拆除房屋2,748間,總房屋基地面積669,007平方米。合計兩次的指定,共在臺北劃設了708,292平方米的防空用空地與空地帶,其中46.3%屬於日產(日本人之財產),40.2%屬於私產(臺人之財產),其他則為國庫或市有地。戰後初期,臺北市府認為此空地係為防空而拆除,原則上應該予以保留,並供作道路或公園綠地之設施,故後來有約原指定面積之40.9%獲得保存。這些空地的存在,不管是轉化為道路,或者變成公園,均是今日臺北市的都市發展中,受到戰爭防空思維所影響下的城市烙印。

相關論文:

洪致文(2011) 二戰時期台北市之疎開空地帶對戰後城市街道發展的影響,台灣文獻季刊62(1):23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