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縣古城淹沒前空照

Sunday, August 8th, 2021

均縣古城(古均州)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江中上游,是古代均州、民國時期均縣的治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今日丹江口市均縣鎮內,。均州城池形制完整,築有高10~20公尺之城牆環城4公里、全部用15公斤一塊的青磚砌成,城池結構堅固。城牆之上各設炮台五座,東臨漢江、西南北三面各鑿一丈五寬護城河,古城內的靜樂宮則是著名的道教聖地武當山古建築群中“九宮”之首。1958年中國政府為了「南水北調工程」决定修建丹江口大壩,1968年隨著大壩完成開始蓄水後形成的丹江口水庫,將包括均縣古城在內的許多地方永久沒入水下,從地圖上消失了,因為人口搬遷,均縣鎮的地位也就不如鄰近的丹江口,改隸於丹江口市轄下,由湖北省直轄,十堰市代管,故今日行政區劃上隸屬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

1948年均縣地形圖

冷戰時期,黑貓中隊駕駛U-2偵察機執行「快刀計畫」針對大陸地區進行偵照,1962年6月20執行GRC113任務時正好拍攝到正在搬遷中的均縣古城狀況,許多城內建築已經拆除,但城池結構仍保持完整。2014年,湖北省政府公佈了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水下的均縣古城名列其中。

日軍測繪之十萬分之一地形圖[昭和17年(1942)9月航空攝影、昭和20年(1945)測圖]。

U-2航照影像(照片編號:GRC113-2516)所拍攝之1962年漢江畔均縣古城(紅框標示)

今日已經淹沒於丹江口水庫下均縣古城(紅框標示)位置。(影像來源:Google Map)

U-2航照影像(照片編號:GRC113-2516)顯示均縣古城完整形制,1962年正在拆遷中

相關連結:

1962年鄭州市區舊航照影像

Monday, July 26th, 2021

冷戰時期,黑貓中隊王太佑教官駕駛U-2偵察機執行「快刀計畫」針對大陸地區進行偵照,1962年3月26執行GRC106任務時,經過河南省省會鄭州市,記錄下當時鄭州市區城市景觀,貫穿航照上下平行線條是京廣鐵路(由1957年通車的武漢長江大橋連接原京漢鐵和原粵漢鐵路而成),鄭州車站則為於畫面下方中間偏左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鄭州雖然距離黃河非常近,但屬於淮河流域,城市內主要河流為賈魯河,1938年花園口決堤事件,便是黃河改道南流,入賈魯河和潁河,奪淮入海。

U-2航照影像所拍攝之1962年鄭州市區(照片編號:GRC106-9L-1400)

今日鄭州市區衛星影像(Credit:Bing Map)

今日鄭州街道圖(Credit:OpenStreetMap)

內湖區西南端區域發展變遷

Thursday, June 17th, 2021

臺北市內湖區前身是臺北縣內湖鄉,與臺北市之間以基隆河為界;民國57年內湖鄉被劃入前年度剛升格為直轄市的臺北市,改制為內湖區。內湖區西南端(舊宗路一段兩側區域)早期基隆河河道十分曲折,導致該區域地勢比較低、交通上也不甚方便,因此發展較為遲緩;隨著民國50年代各項交通建設逐步展開(如:麥克阿瑟公路、民權東路六段、中山高速公路)、民國80年代的基隆河截彎取直工程、環東大道興建以及90年代內湖區第五期市地重劃轉變成各大賣場、企業總部及豪宅林立的區域。本文就從不同時期的歷史航照影像見證該區域百年來的環境變遷,也可以具體瞭解土木交通建設對於城市發展扮演關鍵性角色。

內湖區西南端(舊宗路一段兩側區域)現況(Credit:台灣通用電子地圖)

該區域在日治初期屬於里族庄(以基隆河為界分屬芝蘭一堡、大加蚋堡),小地名則有舊里族、羊稠、洲尾、粉寮等,南端跨過基隆河就是松山庄。</spa

日治時期(昭和3年,1928年)該區域地理面貌。

民國37年舊航照影像(美軍所拍攝)呈現該區域遍佈許多小河道,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發展。

民國50年5月北基新路開工,本路起自台北市南京東路至基隆市孝二路止,民國53年5月通車;一開始的名稱叫作「北基二路」,後來又改名「北基新路」,最後以紀念麥克阿瑟將軍命名為「麥克阿瑟公路」,全長約23公里,是台灣省第一條快速公路。

施工中的「麥克阿瑟公路」(臺北段),今南京東路六段(52年航照影像)。

完成後之「麥克阿瑟公路」(臺北段),今南京東路六段(54年航照影像)。

民國60年8月中山高速公路動土興建;66年7月1日內湖交流道~圓山交流道、台南~高雄端通車;同月10日由麥帥公路改建之基隆端~內湖交流道通車;麥帥公路大部路段併入中山高速公路,麥帥公路從內湖交流道到麥帥橋這一段稱為南京東路六段。

中山高速公路內湖交流道~圓山交流道興建中(62年航照影像)

中山高速公路內湖交流道~圓山交流道通車後(68年航照影像)

基隆河內湖大直段截彎取直工程,80年11月動工興建,82年底完工;原本的河道及週邊土地成為台灣市新興工商用地,大型倉儲百貨、科技廠辦大樓陸續進駐。

基隆河內湖大直段截彎取直工程完工(83年航照影像),麥帥二橋正開始興建。

民國91年航照影像(Credit:臺北市都發局歷史圖資展示系統)

環東大道(又稱環東基河快速道路),82年11月開始興建,90年9月全線通車。環東大道由麥帥一橋進入內湖後,沿著南京東路六段高架。此路段為舊有之麥帥公路路廊升級而來;加上後期「內湖區第五期市地重劃區」,讓該區域快速發展;半世紀之前彎彎曲曲的基隆河道與周圍土地,今日已經被縱橫交錯的交通路網所覆蓋,原本的農業景觀也都變轉為量體龐大的工商建築群。

進階閱讀:

基隆火車站舊站(第三代)航照

Friday, January 15th, 2021

1908年(明治41年)配合基隆「市區改正」計畫(即都市計畫),基隆火車站從原本位於縱貫鐵路端點(約在現基隆港港西四號碼頭)遷移到港西一號碼頭西側,站體是紅磚建築,附有時鐘的鐘塔與急斜的馬薩式(Mansard Style)屋頂,為第三代基隆車站,與同時期興建的新竹車站及臺中車站,皆屬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

1905年基隆市區改正計畫圖,上面有標示第二代基隆車站(停車場)所在,以及預定調整的鐵路路線。

1967年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構造,是第四代基隆車站;2015年第五代基隆車站通車啟用;2019年第四代基隆車站拆除。以下則為1962年4月15日拍攝的第三代基隆車站舊航空照片,清楚呈現當時車站周圍港區及城市面貌。

搭配同年測繪之一千二百分之一基隆市圖,則可以清楚指比對出當時主要建物與道路名稱。

左營五甲巷插畫牆的故事

Tuesday, December 15th, 2020

作者:廖德宗(居住於高雄市,從事資訊業,業餘進行人文地理研究)

高雄左營郭家及廖家,為保存古厝文化與記憶,出錢出力策畫「五甲巷記憶插畫牆」,花1年找耆老說故事,並請插畫家林家棟畫出來,設計展版、吊掛在老牆上,長輩們牽著孩子走在五甲巷,半屏山挑水建造砲台、蓮池潭菱角寮採菱、左營蓬萊閣的昔日風華,一一躍現眼前。

五甲巷的記憶插畫展現10個左營在地故事,包括二戰時期美軍戰鬥機掃射廖家古厝;半屏山挑水建造砲台;小龜山種植蓖麻;日本時代舊城觀音亭(興隆寺)歇腳;左營蓬萊閣的熱鬧店面;1950年代郭家古厝曬稻;1960年代蓮池潭菱角寮採收;2019年街頭煮菱角;左營下路年菜街;萬年季迓火獅為聚落祈福等。

下載:左營五甲巷插畫牆的故事簡報(廖德宗20200417).pdf

論文:廖德宗(2020) 口述歷史─左營在地的二戰記憶,高雄文獻第10卷第2期(2020/12),頁174-198,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查詢舊地籍圖簡單步驟

Thursday, November 26th, 2020

本計畫多年來與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合作,共同針對歷史地籍圖進行整理與數位典藏工作(具體完成成果請參閱: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典藏歷史地籍圖),相關歷史地籍圖目錄(metadata)皆上架到『地圖數位典藏查詢系統』供各界查詢。

目前地政機關管理地籍圖的單元為地段(段-小段),可以透過國土測繪中心「段籍圖」來進行索引,然而由於戰後各地地籍陸續辦理重劃(如:市地重劃、農地重劃)、重測等等因素,陸續辦理段界調整、廢除舊地段及新地段名命名等作業,因此重測後的「地段」與重測之前「地段」(或稱「庄界」或「大字界」)已經無法完整對應。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套疊上「段籍圖【NLSC】」,掌握感興趣地點之現(重測後)地段名稱

為了查詢特定地點歷史地籍圖,一般可以透過內政部地政司『重測前後新舊地建號查詢』,透過今日的地號查到重測前的舊地段名稱,進而用該名稱作為關鍵詞進行檢索。

在 『重測前後新舊地建號查詢』系統上輸入任一個地段地號就可以查到重測前的地段名稱

另一個查詢方式則是透過『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將「日治行政區_街庄(1900年代)」套疊上今日地圖(使用「Google地圖」或「臺灣通用電子地圖」皆可),就可以很容易指認出當時的街庄名稱,例如:目前臺南市新市區主要市街在日治初期分別屬於「新市街」及「新店庄」範圍;1920年臺灣總督府廢廳、支廳改置州、郡之後,舊有的街、庄、社、鄉全面廢除,改稱「大字」,戰後則為地籍圖上的「段」,因此「新市街」->「新市段」,「新店庄」->「新店段」 。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系統套疊上「日治行政區_街庄(1900年代)」,掌握感興趣地點之舊(重測前)地段名稱

掌握感興趣地點之舊地段(重測前地段)名稱後,透過『地圖數位典藏查詢系統』進階檢索功能,同時用「舊地段名稱」、「所在縣市名稱」(因為地段名稱各地會重複)、「資料庫名稱」作為複合檢索策略,例如:「新店段」&「臺南」&「國土測繪中心」,就可以精確地找到臺南市新市區主要市街早期地籍圖目錄,進而根據資料識別碼提出申請。

『地圖數位典藏查詢系統』上使用進階檢索功能,輸入多個檢索策略

系統精確地找到所需的舊地籍圖目錄及唯一資料識別碼

高雄水道的故事

Monday, November 16th, 2020

作者:廖德宗(居住於高雄市,從事資訊業,業餘進行人文地理研究)

高雄市工業用水道

乾淨飲用水是現代文明的必要,鳳山縣時期,先民挖掘井水;大航海時代,外國船隻紛紛到打狗的打水灣取用淡水;日治初期,鐵道部以鐵管引內惟龍目井泉水,作為蒸汽火車用水;到了1913年,總督府土木部從下淡水溪取水,打狗水道竣工,高雄地區邁向現代文明;1917年,打狗水道分水給下淡水溪東岸的阿緱街;1920年成立高雄州,鳳山街、岡山街、旗山街設立獨立的水道設施,高雄水道也進行五次工程擴充;二戰期間,高雄州編列預算,從曹公圳引水至大埤湖,建立工業用水道,供應戲獅甲軍需工業用水,大埤居民遷村至鳥松山仔腳;同時間,高雄警備府施設部,開發獨立的海軍水道,供應左營軍港及第六燃料廠,軍民用水分開,同時開闢了仁武及鳥松的水管路。

戰後,成立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以下簡稱七區管理處),負責大高雄的自來水營運,自來水技術從早期的慢濾池、演進至快濾池,再進化至高級淨水科技;這一路走來,伴隨三條水管路、兩條水源路、四座精緻建築的量水器室,還有一座百年運作不息的淨水池,蘊含很多高雄的文史故事。

2020年,七區管理處舉辦「澄清湖一甲子風華」慶祝活動,11月14日邀請文史工作者廖德宗先生,進行「高雄水道的故事」講座,發表四年來水道踏查及文獻爬梳成果,也對高雄市具文資潛力的水道設施,作初步的盤點。水源永遠不足,人定無法勝天,各個時期都在籌水,不保證可達成目標。大家當思水源保育,並對自來水專業人員多一份鼓勵及敬重。

下載:高雄水道的故事(廖德宗20201114).pdf

二戰期間高雄海軍水道

Tuesday, June 16th, 2020

作者:廖德宗(居住於高雄市,從事資訊業,業餘進行人文地理研究)

二戰高雄海軍水道系統圖(廖德宗2019年繪製)

筆者2017年取得日本海軍接收目錄的交接清冊, 研判〈日本海軍左營軍區水道圖〉為工程圖,可套繪至現代地圖,開始進行踏查。高雄煉油廠2015年11月停工,舊城文化協會2017年11月進廠區勘查 。 第一次勘查,豎井鐵梯生鏽及斷裂,無法深入內部,經廠方架設鷹架之後12月第二次勘查從豎井爬梯,進入地下水庫內部,在強烈水電筒照射下,看到配水池內部及前側三支大水管,證實半屏山有一座地下水庫的傳言為真 。

本文透過現勘以及歷史檔案整理,恢復「高雄海軍水道(大樹至軍港)」、「第六燃料廠工業用水道」、「岡山航空隊及航空廠水道」以及「戰後的海軍水道」路線以及附屬設施,有許多都具具軍事文化資產潛力,值得後續待進行深入文化資產研究。

下載:二戰期間高雄海軍水道踏查(廖德宗20200610).pdf

論文:廖德宗、郭吉清(2020) 二戰時期高雄海軍水道踏查,高雄文獻第十卷第一期(2020/6),頁73-108,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山東滋陽(兗洲)縣城

Tuesday, May 12th, 2020

1941年一萬分之一民國滋陽縣城圖

1944年歷史航照影像(1944/12/31拍攝)

1962年歷史航照影像(1962/6/30日拍攝)

花蓮縣玉里國小百年變遷

Monday, May 11th, 2020

今年花蓮縣玉里鎮玉里國小歡度百歲生日,學校與校友們特別舉辦「玉里國小百年校慶系列活動」來慶祝;吾人也可以各時期歷史地圖來看玉里國小百年以來的變遷。

1.日治初期,1900年(明治33年)璞石閣庄(玉里舊稱)設立「台灣總督府台東國語講習所璞石閣分校場」,後更名為「璞石閣公學校」是玉里鎮創校最早的學校,1920年(大正9年)更名「玉里第二公學校」(因為玉里第一公學校設立之故),1941年(昭和16年更名「雙葉國民學校」,舊址在現今之玉里國中所在,戰後搬遷至玉里鎮樂合里,即今日「樂合國小」。

1904年臺灣堡圖上標示「文」是指「璞石閣公學校」,亦是玉里鎮創校最早的學校,位置在今日玉里國中所在地。

2.玉里第一公學校則是設立於1920年(大正9年),1942年(昭和17年)更名為「旭國民學校」。

1929年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上,玉里有兩所公學校,主要聚落東側是玉里第一公學校(今玉里國小舊址、玉里鎮民廣場),西側是玉里第二公學校(今樂合國小舊址、玉里國中)。

玉里位於秀姑巒溪中游左岸,在當時所測繪的大比例尺河川平面圖上,也記錄玉里國小設立初期的校園建築配置以及周遭環境。

1923年秀姑巒溪河川測量原圖上所記錄的玉里國小

1932年秀姑巒溪平面圖上所記錄的玉里國小

3.戰後又改名為「玉里國民學校」,1968年(民國57年)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正式改制為「玉里國民小學」。

1952年歷史航照影像上的玉里國小

1956年臺灣五萬分一地形圖

1970年玉里鎮地形圖中所記錄的玉里國小建築配置

1982年玉里地區地形圖中所記錄的玉里國小建築配置

4.1951年(民國40年)10月花東縱谷曾發生過大地震,由米崙斷層、玉里斷層、池上斷層錯動引起;玉里活斷層正好經過玉里國小校園,因此也被教育部列為是全台最危險小學之一,編列專款,指定玉里國小遷校,2009年5月正式搬遷至新校區(玉里鎮忠智路43號)即今日現址。

1989年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第一版)

2001年二萬五千分一地形圖(第三版)

學校搬遷後,除幾間新蓋的廰舍,轉作他用,教室全部拆除,改為公園用地,稱為「玉里鎮民廣場」;而大地震造成地底裂縫的川堂,則被保留下來,做為地震紀念亭。

今日航拍影像,玉里國小舊址的建築大部分都拆除,改為玉里鎮民廣場。

今日航拍影像上的玉里國小新校址。

本文地圖影像出處皆截錄自「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及「花東縱谷中段百年歷史地圖」系統。

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