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地圖俱樂部, 廖德宗> 百年前打狗港的外海量水標

百年前打狗港的外海量水標

Tuesday, December 7th, 2021 at 10:58

撰文/廖德宗(居住於高雄市,從事資訊業,業餘進行人文地理研究)

圖1 建於1901年的打狗港外海量水標(2021年9月拍攝)

圖2打狗港量水標位置略圖(1901年)

旗津海岸公園靠近旗後山的礁岩邊,有一個類似崗哨的建物,鋼筋水泥特別堅固,面海的牆壁無窗戶,建物中間是深井,明顯不是崗哨。經爬梳《臺灣總督府檔案》「川上技師提出打狗港調查報文」(1906年)及現地踏查,原來它是1901年9月總督府為調查打狗港潮位而設置的外海量水標。

1899年,台灣總督府決定開發打狗港,1900年5月先在哨船頭街的內海,設置內海量水標;1901年9月,再於旗後山海岸礁石上,設置外海量水標,比較打狗港內海及外海的潮位差。到了1903年,日本陸軍測量部在內海量水標附近,新設打狗驗潮場,因此拆除了內海量水標。在高雄港哨船頭港口安檢所碼頭,還可看到打狗驗潮場的石垣遺跡。

日治時期的量水標,相當於現代的潮位站,在岸邊蓋一座堅固建物,中間設一個井,井內設置一浮標,連接潮位計,以量取浮標的海面水位。2020年,具測量背景的作者,不意間發現此遺跡,找出這段文史,實在幸運。

現今的外海量水標,歷經一百二十年風浪拍打,底座仍然堅固,但壁體的混凝土已剝落,部分鋼筋裸露,急需指定權責單位進行保護及修繕,不僅見證高雄港開發的歷史,也對百年前工程界前輩致敬。

打狗港外海量水標的發現紀錄,發表於《海洋高雄第53期》電子期刊(2021年12月):http://kcmb.nkust.edu.tw/doe-web/#/main/books/detail/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