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中葉,台灣捲入二次世界大戰波瀾後,戰火在台北烙下了另類的痕跡。戰爭的需求帶來多項重要的設施與改變,包括台北飛行場(今松山機場)、位於今信義計畫區內的大規模軍方倉庫、於今民生社區地區擴建的飛機場新跑道,以及與台北居民生活最為深刻的「防空空地」與「防空空地帶」。防空法稱其「疏開空地」,專 指戰爭時為了避免空襲後火災在城市大範圍延燒,以及人員緊急疏散所開闢的防火地帶與防空空地。官方記載指出,二戰末的台北市共指定兩次防空空地與防空空地帶:1944年11月的第一次指定,係出於1944年10月12-16日的台灣沖航空戰,為因應美軍逐漸加強的轟炸所開闢;1945年4月的第二次指定則 為因應美軍轟炸戰術由精密轟炸,改為無差別轟炸所發動的地毯式大規模攻擊而闢建。
本網站(網址:http://map.net.tw/adz/)係洪致文教授以台灣總督府官報於1944年11月、1945年4月兩次詳細的防空地與防空空地帶指定內容,以及戰爭末期美軍航空照片為基礎,搭配戰後處理這些被緊急徵用之都市用地情形,歸納出第一次指定(1944年11月)的六處防空空地與六處防空空地帶,以及第二次指定(1945年4月)的二十處防空空地帶位置。而這些空地在戰後初期,因台北市政府認為此空地原則上應保留工作道路、公園綠地、開放空間之用,故後來約有40.9%之面積獲得保留至今。這些空地的 存在,不論是轉化為道路,或者是變成公園,皆是今日台北的都市發展脈絡中,受到戰爭防空思維影響下的城市烙印。
本網站由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所建置與維護,網站資料內容經授權並引用自:
洪致文((2014) 二戰末期臺北市的防空空地與空地帶及其戰後之變遷,地理學報73期p.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