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地圖俱樂部> 1872年琅嶠灣圖

1872年琅嶠灣圖

Monday, May 6th, 2013 at 22:36

近日美國國會圖書館地理地圖部公開一張1872年射寮(今屏東縣車城鄉)琅嶠灣圖(Sialiao anchorage : the Liang Kiau Bay of the maps),而這張圖片與牡丹社事件有著緊密的關係。

車城ノ錨地 : 地圖ニ所謂琅嶠湾美國國會圖書館公開之琅嶠灣圖

IMG_1097李仙得著《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的社寮下錨圖(Anchorage at Sialiao)中央清楚地標示出船隻停泊處

2013-05-06_232732利用Google地球模擬從海上觀看琅嶠灣景像

1871年(同治10年)11月,琉球國船隻在海上遇風漂流至牡丹社(今屏東縣牡丹鄉)海岸登陸,其中3人海上溺死、54人被牡丹社原住民殺害、12人輾轉被送回琉球。當時琉球仍為中國藩屬國,但日本藉由該事件將琉球納入藩屬,並置臺灣蕃地事務局於長崎,準備出兵臺灣。1872年(同治11年,明治五年)日本派陸軍少佐樺山資紀(後任第一任日本台灣總督)及兒玉源太郎(後為第四任台灣總督),以及水野遵(後為第一任台灣民政局長)、黑岡季備、福島九成等人,前往台灣進行攻打台灣事前的情報工作,期間獲得駐淡水英國領事及美國軍官的協助,分頭遍歷台灣各處,密探防備並採測沿海水深等。1874年5月,日軍在陸軍中將西鄉從道(時任臺灣蕃地事務都督)指揮下從射寮(今屏東縣車城鄉)登陸,史稱「牡丹社事件」。

這張琅嶠灣圖正是這個時期日本海軍水路寮(水路部的前身)根據美國海軍中校克道格拉斯-凱索(Douglas Cassel)所繪製的圖加以翻譯編製而成,凱索(1846-1875)曾在1862年美國內戰之後,擔任日本海軍顧問。琅嶠灣略成口大內小的袋狀,海底平淺,灣北及南皆為珊瑚裙礁,灣頭則有細緻的沙質海灘,灣內風浪較為平靜,對早期船隻而言是適宜泊岸的地點。該圖上右手邊單面山即今日的關山,圖面中央的小山頭則是龜山,也因為有了這個港灣情報,所以日軍便從臺灣西南角的琅嶠灣(車城灣)登陸,而非事件發生地點臺灣東南角海岸登陸。根據李仙得《Note of Travel in Formosa》的描述,臺灣南端海峽是重要的商業通道,但航行期間的船隻也容易遭受到大自然不確定因素襲擊,倘若要到臺灣南端海灣避難則會發現臺灣東部海岸陡峭無比,連一般行船都不安全,而停泊南灣則時常發生被原住民殺害事件,若沿著臺灣西岸向北航行則直到琅嶠灣才能停泊,顯然琅嶠灣是當時各種條件下較安全的靠岸海灣。

同時早在1867年李仙得來臺灣調查羅發號事件(The Rover’s case)時,就已經詳細調查恆春半島的基本地理面貌,協助掌握該地區港灣、道路及聚落分佈訊息,當時所繪製的「羅發號事件地圖」中已經清出標示出琅嶠灣是適合下錨登陸的地點。

羅發號事件地圖原圖1867年羅發號事件地圖

而李仙得根據他1867、69、70及72年四度來台所見所聞,繪製「The Southern Portion of Formosa」,日本政府則翻譯成日文版「臺灣南部之圖」,從圖上標示資訊來看,與琅嶠灣圖所傳達的訊息契合。

臺灣南部之圖1872年李仙得所繪製的The Southern Portion of Formosa

臺灣南部之圖約1873年臺灣南部之圖,臺灣圖書館藏

2013-05-23_170635臺灣南部之圖局部放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