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9 月 2015

紀念羅鳳珠老師

羅鳳珠老師紀念網站

羅老師於2015年8月22日辭世。
羅老師處世與治學風範令人無限感懷,其文學研究之功業亦將永誌長存。

北京大學俞士汶教授和朱學鋒教授,發表〈兩岸學者共同開發成語與典故知識庫的記憶〉(刊載於《臺灣華語教學研究》Vol.11 (2015.12):31-44)一文,表彰羅鳳珠老師生前主持最後一項國際合作計畫–「歷代語言知識庫建置計畫」的學術貢獻,並闡述羅老師病中仍致力於研究工作的點點滴滴,在後記中也羅列合作過程中與羅老師的通信對話,遙念故人,恍如昨日。

著作目錄

羅鳳珠,〈蘇軾文史地理資訊建構〉,《圖書與資訊學刊》,第4卷2期,2012年11月,頁33-68

羅鳳珠,〈植基於GIS 的臺灣古典漢詩多媒體網路學習環境設計〉,《大學圖書館》,第17卷2期,2013年9月,頁66-94

羅鳳珠、白璧玲、廖泫銘、范毅軍 、鄭錦全,〈唐代詩人行吟地圖建構:李白、杜甫、韓愈〉,《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第40卷1期,2014年4月,頁4-28

研究緣起

文學的內容與風格受到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因此自古即有以地域作為文學區分類別的傳統。1936 年梁啟超提出「文學地理」的概念,注意到文學與地理的關係,1979 年陳正祥教授繪製了唐宋詩詞作者籍貫分布地圖,用以說明中國文化中心由北向南移動的事實與現象。近十年來,文學地域性與文學家地理分布的研究逐漸受到注意,由作者籍貫分布,進而結合作者生平遊歷地、作品內容與地理環境關係,作深入分析的研究。同時,在這段期間,地理資訊系統、遙測影像技術也快速發展,成為研究文學地理的有利工具,在臺灣學界已奠定相當深厚的基礎。

早在1990年代,中央研究院所GIS團隊即著手規劃運用GIS建立基礎數值歷史地圖,並以網際網路地理資訊系統(WebGIS)為基礎,逐步建置「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CCTS)」之時空資訊平台,以利於數值歷史地圖結合數位典藏、內容研究等資料庫之加值運用,大幅提升了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究的可能性,對於文學數位典藏資料的應用而言,在資料之時空分析、圖形可視化與圖文整合檢索系統的建置上,也形成可供具體推展研究的基礎。

自2001年以來,羅鳳珠老師持續與中央研究院GIS團隊合作,拓展文學結合地理資訊科學的研究途徑。

網路展書讀

網路展書讀

為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羅鳳珠老師的文學研究成果網站,主要彙整羅老師自1993年開始陸續建置的文學數位典藏資訊系統,提供各界教學研究使用。

文學地理資訊系統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與羅鳳珠老師合作建置:

唐宋詩詞作者及作品分佈地理資訊系統

唐代詩人行吟地圖:李白、杜甫、韓愈

宋人與宋詩地理資訊系統

蘇軾文史地理資訊系統

蘇軾文學時空資訊系統

台灣民間文學地理資訊系統

台灣古典漢詩地理資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