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歷史寶囊

文/臧振華(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水上考古這門學問/科技性要求尤高!

般 人常把水下考古學與打撈沈船混為一談。許多影片,更以沈船寶藏之情節,將水下考古塑造成一種海底傳奇或羅曼蒂克的印象。其實,除了驚險和刺激的情境之外, 水下考古學其實是一門很嚴肅的學問;是要以考古學的概念和方法,結合海洋科技和保存科學等自然科學,藉由沒入水下的船隻、文物和遺跡,研究人類的物質遺 留,以及他們的文化和活動。

以, 水下考古要比陸上考古更為困難,科技性的要求也更高,其作業過程包括歷史檔案蒐集和研究,水域資料的調查、水下文物之定位和範圍探測,規劃和發掘,測量, 攝影和紀錄,文物出水,以及出水文物之實驗室處理、分析研究和保存維護等步驟,都需要富有經驗和良好訓練之考古、海洋科技,及文物研究和維護等各方面之專 家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任務。

學 術的觀點來看,深潛水下的古代沈船、文物或遺跡,可以說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化資產。例如,一艘深潛水底的古代沈船,其價值不僅是在於其中所裝載的物 品,它的形體、結構,以及所在的位置和環境其實都是「封存」在水底的歷史資料,完整地為後人提供許多有關當時航海、造船、貿易、工藝技術、農工產品,以及 歷史事件等方面之寶貴資料,對人類歷史和文化的研究,往往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此外,水下考古對於發展觀光也有很重要的價值。經過水下考古出水的沈船、文物 和遺跡等,經常是博物館中最熱門的展品,可吸引大量的遊客。

文章來源:中時電子報(2003-05-04)

文章網址:http://forums.chinatimes.com/tech/techforum/030504a2.htm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