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1號(南海Ⅱ號)古沉船之發掘

中國新聞網 2009-09-27

(中新網9月27日電) 綜合香港文匯報消息,承載著數萬件明朝萬曆年間瓷器,沉睡海底460餘年的“南海Ⅱ號”正式更名為“南澳Ⅰ號”。26日上午10時,“南澳Ⅰ號”水下考古搶救發掘啟動儀式在汕頭市南澳縣舉行。不過,由於天氣原因,打撈船尚無法抵達沉船海域。考古隊長崔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水下情況複雜,本次考古難度將超過“南海Ⅰ號”。      

    據指出,預計考古發掘工作將持續到今年12月中旬,但隨著冬季臨近,打撈海域的風力會逐漸加大,這會對水下考古打撈工作造成難以估計的影響。年內實際留給水下考古隊員僅餘約2個月的打撈時間。同時,由於沉船大部分為泥沙所覆蓋,是否能夠在年內清理完成,考古隊表示不能明確給出時間表。

    泥沙覆蓋艙內貨物料保存良好

    水下考古專家經過勘探,“南澳Ⅰ號”沉船保存較好,船體大部被泥沙覆蓋。根據暴露出來的隔艙板和船體上部凝結物的狀態判斷,古船處於正沉狀態,方向接近正南北向,初步判斷古船長度不小于25.5米,寬度不小于7米。

    勘探測量數據顯示,該艘古沉船上貨物散佈範圍長約28米,寬約10米。古船的上層結構已不存在,但隔艙和船舷保存狀況較好,由於船體表面覆蓋有泥沙和大塊凝結物,初步判斷除船體中部的兩三個艙體外,沉船其他部分及艙內船貨保存較好。

    礁石包圍採潛水方式打撈

    擔任本次水下挖掘任務的考古隊隊長、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崔勇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南澳Ⅰ號”和“南海Ⅰ號”考古發掘方式不同,“南海Ⅰ號”沉船在數十米深的淤泥層,可以通過沉箱的方式將沉船連同淤泥整體打撈上岸,其後發掘工作完全在人工可控的水晶宮內完成。而“南澳Ⅰ號”沉船處於水下約27米,且沉船附近海域多礁石,因此不能用沉箱方式將船隻整體打撈出水。只能用傳統的潛水方式,對船隻進行清理髮掘。

    專家給出一個形象的比喻,“南海Ⅰ號”的考古發掘像在游泳池中進行,而“南澳Ⅰ號”則是在海洋中進行,難度更大。談及考古方案,崔勇介紹,考古隊將首先在船體上部及船體附近區域布設水下探方,然後按照水下考古作業流程逐層進行考古清理、測繪、攝影和文物提取工作,預計整個考古發掘工作持續到今年12月中旬。本次發掘行動,採取高壓水槍清淤、手工發掘跟進等方式逐步對沉進泥沙的船體進行人工清理,並採用攜帶型和管供式兩種潛水設備。

    發掘進度影響船出水與否

    崔勇並指出,預計年內只有不足兩個月的時間進行發掘,而且這兩個月中也並非天天都可以工作。他說,“6級海況(6級風造成的浪涌)下,水下工作可以勉強進行,但到7級海況下就必須停工。而在這個季節6級海況的天氣基上非常普遍。”對於挖掘進度,崔勇表示目前不能給出明確時間表。

    至於本次發掘打撈是否將沉船與文物一起出水,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卜工和崔勇均表示,這要視發掘進度,如果沉船不能出水,待文物打撈完成後,將對沉船進行回填覆蓋。

    專家論考古意義不亞於“南海Ⅰ號”

    據介紹,本次發掘的“南澳Ⅰ號”將出水大量的明代青花瓷。這些產自粵東或者閩南及江西一帶的民窯青花瓷,在中國墓葬鮮有大批發現,即使在沉船中也無“南澳Ⅰ號”這樣成規模地被發現。對本類產於中國卻遠銷國外青花瓷的生產、貿易線路等一系列考古課題知之甚少,而本次發掘南澳I號則有助於解決上述考古課題。因此“南澳Ⅰ號”考古意義並不亞於“南海Ⅰ號”。

    明代青花瓷產自粵閩贛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崔勇向本報記者介紹,從打撈上來的青花瓷來看,大多是產於明代粵東或者閩南及江西一帶民間瓷窯生產的青花瓷器。然而這些本產於中國專供出口的青花瓷卻在國內鮮有大量的發現。作為專供出口外國的瓷器,它們是如何出去的,按什麼路線走的?崔勇稱,這一次在汕頭髮現的“南澳Ⅰ號”古沉船上載有的大量成品青花瓷在很大程度上為人們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證據。      

    “這是我們國內首次集中大量發現成品青花瓷。”崔勇說,儘管對於“南澳Ⅰ號”目前已打撈出水的文物,收藏界關於價值高低的看法不一,可是對於學術研究來說課題意義非常重大。“‘南澳Ⅰ號’學術價值一點不比‘南海Ⅰ號’低”,崔勇肯定地說。

    官兵守護850晝夜 驅逾2000可疑船

    “南澳I號”沉船今日啟動水下考古發掘儀式,距離這艘沉船被發現已有856天。南澳縣雲澳邊防派出所27名邊防官兵,在守護“南澳Ⅰ號”的850多個日日夜夜裏,出動公邊艇近2,000次,勸離不明作業船隻近百艘,驅趕可疑船隻超過2,000艘,收繳各類瓷器194件。

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 2009-09-27

http://big5.ce.cn/culture/list02/03/news/200909/27/t20090927_201021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