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文學的內容與風格受到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因此自古即有以地域作為文學區分類別的傳統。1936 年梁啟超提出「文學地理」的概念,注意到文學與地理的關係,1979 年陳正祥教授繪製了唐宋詩詞作者籍貫分布地圖,用以說明中國文化中心由北向南移動的事實與現象。近十年來,文學地域性與文學家地理分布的研究逐漸受到注意,由作者籍貫分布,進而結合作者生平遊歷地、作品內容與地理環境關係,作深入分析的研究。同時,在這段期間,地理資訊系統、遙測影像技術也快速發展,成為研究文學地理的有利工具,在臺灣學界已奠定相當深厚的基礎。

早在1990年代,中央研究院所GIS團隊即著手規劃運用GIS建立基礎數值歷史地圖,並以網際網路地理資訊系統(WebGIS)為基礎,逐步建置「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CCTS)」之時空資訊平台,以利於數值歷史地圖結合數位典藏、內容研究等資料庫之加值運用,大幅提升了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究的可能性,對於文學數位典藏資料的應用而言,在資料之時空分析、圖形可視化與圖文整合檢索系統的建置上,也形成可供具體推展研究的基礎。

自2001年以來,羅鳳珠老師持續與中央研究院GIS團隊合作,拓展文學結合地理資訊科學的研究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