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Google Earth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29 9 月 2014
GEE雲端圖資服務平台於水土保持業務之應用
GEE雲端圖資服務平台於水土保持業務之應用,水土保持季刊第5期,P.34~40。
相關文章:
- 水保雲-水保局導入Google Earth Enterprise之成果, 農政與農情第260期(103年2月)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27 9 月 2014
Google Earth Server支援OGC WMS服務
Google官網宣布一則新訊息,Google Earth Enterprise(GEE) Server 5.x以上版本將支援OGC WMS服務,WMS標準是GIS軟體之間最常見的影像地圖交換標準;過去,Google Map/Earth僅支援讀取WMS服務,現在則進一步能發佈WMS服務,讓GIS與Google Map兩大地理資訊應用系統體系相會溝通。GEE可以發佈常見的WGS84經緯度(EPSG:4326)及Web Mercator(EPSG:3857)投影之WMS服務。
相關報導:
- Make Web Map Service (WMS) requests
- Google Maps開始提供WMS服務(Credit:瑞竣科技RiChi Technology Inc.)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29 7 月 2014
擴充Google地球圖示
Map Icons Collection網站提供豐富的地圖圖示(Icons or Symbols),可以用以擴充Google地球上的圖示庫,這些圖示都可以免費下載使用,並以Creative Commons 3.0 BY-SA方式授權。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29 7 月 2014
Google地圖呈現3D倫敦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19 6 月 2014
用Google地球拯救雨林
居住在巴西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曾利用Google地球對抗盜伐,進行一場雨林保衛戰,最後利用網路科技保護了自己所居住的森林,有興趣讀者可以透過以下影片看瞭解這一段故事。
相關報導: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15 6 月 2014
在Google地球上疊加各式地圖
http://ge-map-overlays.appspot.com/網站(需要申請一組免費帳號)提供45種世界電子地圖圖資,可以套疊到Google地球上,方便進行圖資比較以及3D展示。
Google Earth &地理教育 廖泫銘 on 10 3 月 2014
1871年約翰.湯姆生所拍攝的打狗港照片
1871年4月2日,蘇格蘭籍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在同鄉馬雅各(James Maxwell)醫生推薦下,從廈門搭汽船來台旅行與攝影,從打狗(高雄)港上岸,帶著攝影助手頂著笨重的攝影器材,在高雄、台南一帶活動,停留時間只短短一個星期左右,最遠曾涉足屏東荖濃溪流域,在臺旅行其間,共拍攝了50多張照片,其中就有8張照片是在打狗港附近所拍攝,是打狗港最早的攝影記錄。
今日約翰.湯姆生的攝影作品都保存在英國Wellcome Library,目前全數數位化並開放免費下載;讀者可進一步利用Google地球中的照片疊加功能,將約翰.湯姆生1871年所拍攝的打狗港舊照片「貼」到現在的地景上,可以藉以比對出當時稅關、洋行的所在以及哨船頭聚落的樣貌,以及今昔環境的變遷。
英國Wellcome Library典藏約翰.湯姆生所拍攝照片
致謝:老照片引用自The Wellcome Library, London。老照片的定位以及旗後山與壽山地形模型由Steven Ho協助與提供。
進階閱讀:
- 約翰‧湯姆生的南臺灣老照片現地定位探析(游永福著,原載發表於2012年10月《藝術認證》雙月刊第46期
- 眼界裡的西方:約翰‧湯姆生的福爾摩沙之旅(陳譽仁著,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2012年9月號,頁90-98。)
- 西方旅者眼中的臺灣-約翰湯姆生來臺的足跡
- 《台灣第一領事館》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08 3 月 2014
水利署水利資料共享Google Earth平台
經濟部水利署為彙整轄下各組室GIS圖資,促進資源分享,建立「水利共享地理資訊系統」,其中並運用Google Earth建立水利資料共享平台:http://earth.wra.gov.tw/shareweb/WaterWeb/GEIntro.html#
3D GIS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07 12 月 2013
騎YouBike悠遊智慧3D臺北城
臺北市政府為持續推動「智慧城市」之發展並提升建設成果之能見度,資訊局特別在本年度臺北資訊月,舉辦「智慧城市遨遊臺北」互動體驗活動,結合微軟 Kinect體感偵測裝置、Google Earth以及本府近似化3D建物模型,以高度互動的虛擬實境,帶領騎乘YouBike或是飛行模式的民眾,彷彿身歷其境悠遊臺北市大街小巷,感受臺北市 不同尺度及不同角度下的美景。現場反應熱絡,每天吸引參觀民眾爭相體驗,成功行銷臺北市「智慧城市」之建設成果。
臺北市政府資訊局自100年起委 託台灣地理資訊學會孫樹國博士共同研發「智慧城市3D臺北」系統,結合Google Earth打造三維數位城市,邁入全球數位城市行列,首創以全自動化方式建置全城市建物模型、各類地景。在投入的資源及成本上,以本市約十餘萬棟建築物的 規模估算,若參考國際先進城市之作法,需將近200人/年工作時間,約需4億預算可達到如此之成果;而本系統發展出一套更經濟且快速的建物塑模方式,參考 本府都市發展局的數值地形圖,透過街景影像比對辨識、成功率高達98%之樓頂影像偵測方法,以及巨量資料管理等技術,達成全自動化的產製流程,建置成本不 到傳統作法之1%,讓臺北市的三維數位城市發展可不作大額投資即可滿足整體視覺效果。
此乃全國首創之三維數位城市建設,在全世界而言,也當屬翹首。讓臺北市成為唯一能展現全範圍3D城市景觀之縣市,如此成果已公開至本府「資料開放平台」供各界引用。
「智 慧城市 3D臺北」以三維數位城市為基礎,藉由市政資訊「圖像化」、「重點化」以及「智慧化」之呈現方式,讓原本在2D地圖上不易理解之資訊透過3D地圖,甚至加 上時間屬性,變得更加多元且易懂,目前已發展五大類十二項主題,廣泛應用在虛擬城市觀光導覽、都市規劃變更前後模擬、環境與景觀模擬、三維導航、防救災資 訊警示,以及體感互動等各種領域。
社會大眾可以於台北資訊月期間(至12月8日)到臺北市政府主題館親身體驗臺北市不同角度下的街道及巷弄美景。
更多服務內容,請上「智慧城市 3D臺北」網站http://adm3d.taipei.gov.tw。
Google Earth 廖泫銘 on 12 11 月 2013
Google Earth 應用於地質災害的調查與研究
演講主題:Google Earth 應用於地質災害的調查與研究
主講者:潘國樑 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
演講時間:2013年12月9日 15:00~17:00
演講地點:中國文化大學大孝館2F質樸廳